1382资本家不做慈善2更(2 / 3)
吗?
他们这东西压根儿没有人投资啊!
徐竟和马海也是被别人一直在打击,到现在他们都对自己没啥自信,这东西到底能不能做成功还是未知数,倒是夏晓兰慷慨大方的不像话。
要2万美元,夏晓兰给6万?
是美元忽然不值钱了,还是夏晓兰太有钱了,把钱当纸用?
6万美元换成华币是多少钱呢,按照官方汇率是20万多点!事实上,普通人拿着21万,甚至31万华币去银行,都换不到6万美元……官方汇率就是让普通人看着的,银行根本就没开通普通老百姓用华币兑换美元的业务。
想要美元,只能去黑市慢慢换。
运气好呢,能六七块换1美元。运气不好,就要八九块,甚至十块去换1美元了。
反过来说夏晓兰这6万美元带回华国慢慢兑换,能换42万华币以上吧。
“这么多钱,都给我们了?”
夏晓兰敲敲桌子,“这是我让律师起草的协议,你们两人最好逐条看清楚,再说要不要接受这5万美元的投资。”
“第一,我们要先在纽约注册一个公司。第二,尽可能绕开别人的专利,申请自己的专利。第三,当成品达到上市销售标准时,你有权优先购买剩下的股份,以1股份价值1000美元算……”
复杂的协议看的马海头昏脑涨。
两人都不是学法律的,平时也很少和律师打交道。
徐竟抓住了关键点:“等电子辞典生产出来了,你想把我们踢掉?”
夏晓兰摇头,“你继续往下看,还有内容。”
徐竟和马海有两个选择。
要不就按1价值1000美元的方案,在电子辞典能投产前,将这个产品彻底卖给夏晓兰,她会以现在的价钱,再支付4万美元。
也就是说,她花10万美元买断成品,这两人只要把研发设计成本压缩在10万美元以内,剩下的钱就是他们赚的。
一次性卖断,夏晓兰要把英汉版辞典拿去干什么,都不关这俩人的事。
第二个选择,则是跟随夏晓兰回国办厂,三人合作将电子辞典投产,那时候俩人在股份肯定会稀释,因为夏晓兰有钱继续追加投资,这俩人却没有,以纯技术入股,夏晓兰又不是非他们不可,怎么可能让他们占40的股份?
到时候,就要重新商议持股比例。
不公平的地方,在于夏晓兰卖掉自己手里的股份,却能以市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