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偶遇2更(2 / 3)
就更不可能了,先别说夏晓兰有没有机会“得罪”某领导,真是领导想为难夏晓兰,她在华清不可能得到任何机会。
可现在,她能参加游行的仪仗队,还拿到了“军训优秀毕业生”,就能排除被某领导讨厌的选项。
领导才没有空去针对某个学生,他们想的事是更高层次的。
夏晓兰其实也这样想,却没有汤宏恩说的肯定。
“你呀,不要太滑头,有不明白的就直接去问,把你做生意的那套收起来,看看别的学生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聪明过头了,心思有点散。
汤宏恩知道夏晓兰的行事风格,做什么都目的性太强。
和成年人打交道没问题,在学校还是别那么多弯弯绕绕,有自己琢磨的功夫,不如直接去问问对她态度异样的老师。学生的身份就是便利,哪怕问错了,误会了,老师还能和学生计较么?
做学生不怕被贴上“笨”的标签。
也不仅是做学生,做别的事也是如此,把自己看得笨一点,把别人看得聪明点并不是受委屈,说到底学生还要看在学业上的成绩。
“你还是没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人在迷茫期,所以才摇摆不定。”
汤宏恩的一番话,说的夏晓兰不敢吱声。
因为汤宏恩说得对。
汤宏恩也是点到为止,很快又换了话题,“不过你也不用完全学别人。和光同尘可以,做人还得有自己的态度,你就是你,你变不成别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你说的,那个特别优秀的同学叫宁雪的,别人确实有那个条件,你不用羡慕别人生来就有的东西,只要你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再过几十年,你可能比宁彦凡老先生名气还大!”
学建筑不一定是对,人总要试过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汤宏恩相信夏晓兰选择建筑系肯定有她自己的想法,能学好就学,学不好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
不能只盯着宁雪比,宁雪那是家学渊源。
夏晓兰应该给自己设定小目标,一步步的去解决。
“谢谢汤叔叔,我要仔细想想您说的话。”
这就是比给机会拿工程还亲近了,汤宏恩轻易怎么会给一个学生解惑,夏晓兰很是感激。
汤宏恩把饭钱结了,让夏晓兰陪着在华清里逛逛。
夏晓兰还说天色暗,“如果您明天有时间,白天来就更好了。”
“不,晚上也挺好的。”
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