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一章:算账(1 / 2)
忙过了收秋,就开始腌菜。
腌腌菜、酸菜,等过些日子杀年猪,还要腌肉。这是入冬了。
府城来信了。
小舅和小妗子一路走了二十多天,终于到了府城,这也多了好些新鲜事。
于景小舅的信还是和往常一样,写了两封,给她的,全篇下来都是生意上的,倒是新妗子,附加了几页纸,说了府城的八卦。
原来是真的,而且出人意料。柳如烟订亲了,和京城的王家。说是她和小舅回了府城,那边已经下聘,就等成亲了。
在府城的时候听了些眉目,但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定下来。
小妗子还说,粱家也在张罗梁时行的亲事,想来也是有眉目了。
小妗子的信她看了两遍,折好,眼前忽然出现几年前梁时行和田明让在乡下的时候。
那时十一二的年纪,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小小少年郎,在这个穷乡僻壤,上山下地,追鸡打狗,仿佛还是昨天。
一眨眼,都都在成家的年纪。
是呀,家里几个姐妹都嫁了人,兄弟也都成了家,是都不小了。
正想着,她娘拿着于景的信,“你小舅信里问你,明年开春要不府城住着,正好家里陪陪你小妗子。”
??
她赶忙又翻出小舅的信,从头看到尾,也没说让她去府城陪小妗子啊?
“这呢,这呢,”她娘笑着递过手中的信,“这封信里写的。”
她接过信,仔细一看,果然问了。
“怎么我这封我小舅没说呢?”
“不都是一样的,”她娘挨着她坐下,“你爹和我寻思了寻思,要不年后你就府城住着。”
“你小妗子大户人家出来了,你看你小妗子的言谈举止、起立坐卧,再看看你的。”
“你也老大不小,以后多和你小妗子学学。这些规矩啊,在咱们乡下,是一辈子都学不会的。”
“还是去府城吧,”她娘说着说着,就下定了主意,“你看看你,看个信,这咋还要躺着了?”
“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她娘说完,拿过于景小舅的信,“我去给你小舅回信,就说过了年,暖和些了就去。”
额,好像都没有她表态的机会。
除了于景的信,还有两封也是她的。
姜渊也细细的把府城的事情信里说了,生意步入正轨,眼下倒是没什么好担心。
远在京城的李姑娘,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