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正日子(2 / 5)
,花样来回的就那几样,都是差不多的。
临到晌午的时候,接亲的才回来,听到鼓乐声,接亲的也派人提前回来打招呼,说是亲接回来了,好提前准备。炮仗准备好,家里的鼓乐也是接着吹起来,还有拜堂成亲的一应也都又查看一番,都弄好之后,就聚到大门口,等着新娘子到来。
正如提前说好的,姚家的嫁妆是替补了不少,看着是比送去的彩礼要多少几响子。新娘子在轿子里,旁边媒人站着,去接亲和来送亲的又加了三四车人,有这边的车,还有那边的马车驴车的,算起来不少。
放着炮仗,人们闹哄闹的争着抢着看新娘子,几个婶子拿着篮子,里面装着喜糖,在门口不时的撒上一把,大人小孩子的哄抢,很是热闹。
赵家小叔在媒人的招呼下,领了新娘子家里来,新房是之前赵家小叔的西厢房,把新娘子领进去就开始准备拜堂成亲。丫丫人小,挤不进去,外面也堆了很多人,只听得里正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成!’的声音传来,跟着的是一声声的哄笑。
小老婶是在小叔屋子,几个女客的娘家人和赵家的陪客的人在,说说话,唠唠嗑,这以后都是一家人了。
其他男客都安排在赵老太太屋子,赵家小叔和村里几个有名望的老人在炕上陪着。
拜过堂之后,开始设礼账,安排头优吃饭了。
华哥和赵家大爷接亲回来,接着就在礼账旁开始写礼账了,华哥记礼账,赵家大爷在旁边认人,谁家写了多少年给华哥,华哥记上。
丫丫凑过去看,来吃喜的人带什么的都有,有带糕点的,有带银钱的,还有扯上一块红布的。这些也都要几下的,不管多少,这都是情分,以后是要根据现在的礼账给人家还礼回去的。
自己虽说受过教育,但是繁体字除了简单的,更是认不得几个,更别说会写了。看来以后自己想方设法得多认认字,最起码得会读会写,要不然这不就是‘睁眼瞎’了吗。
这边写完礼的,支客就开始按着客人亲疏远近安排坐席,院子里也都放好了几张桌子,糕点都端上一两盘子,陆陆续续的人也就坐满了。
丫丫几个看了一会热闹之后,赵家大娘就让他们先去西厢房等着,一会说是要领着他们见一见新来的小婶子。现在刚拜完堂,正是人多的时候,等一会人少了,几个孩子是要进去叫人的。
坐上席面之后,本来在屋子里玩的丫蛋还有香姐珠姐都跟着大人坐席吃饭去了。这边赵家大娘和丫丫娘才倒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