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蒸豆包撒年糕(3 / 4)
丫丫没印象,但是看于氏这样子,知道是伤心了,“娘,估计那时候我调皮不懂事,没听大人的话,以后就知道了,再不热着吃豆包了。”
“你呀你。”于氏听丫丫这么说,知道是排解她,无奈的摇摇头笑笑。
果然不一会,赵老太太背着一个袋子回来了,“老二媳妇,你厢房称二十斤小米,给前院送去,我换了些大黄米,这两天泡上做豆包年糕。”
于氏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先接过赵老太太的面袋子,把大黄米拿进屋。然后又去厢房,称了小米,给前院送去。
丫丫看小小在炕上睡的踏实,又没有尿,就跟着主屋,看赵老太太泡大黄米。
每年家里都做好多豆包年糕的,一来顶饿二来也方便,冻好之后到时候一腾就好了。
赵老太太找来两个水桶,放上水,然后把大黄米倒在两个桶里,好个淘米。淘好之后,直接泡上半天。
吃过午饭,下午的时候,赵老太太看着米泡差不多,开始拿出来晾个半干。半干的大黄米又拿到碾道去压,要把大黄米磨成面。赵老太太又找来玉米,直接磨了玉米面。
然后把玉米面和大黄米面按比例配好,回家用冷水开始和面。和好的两大盆大黄米面,放在炕上,用布盖上,发酵一天一夜。等第二天傍黑的时候,发酵好了,开始准备包豆包撒年糕。
白天提前需要把馅弄好。豆包的馅一般是红豆和芸豆煮熟,然后捣成泥,再放些细糖,弄成豆沙酱。
一般是赶晚上包豆包,吃过晚饭,赵老太太、赵家大娘、于氏、赵家大爷和丫丫爹也在。娟姐宝哥小小丫丫也都凑到主屋,能包的包豆包,不能包的一会可以烧火,然后揭豆包,再放到当院冻上一晚上。
赵家大爷和丫丫爹烧火,揭豆包。丫丫看着宝哥和小小,娟姐跟着包豆包。
把发好的黄米面端上来,在面板上好个揉面,揉的差不多,开始揪个,直接用手捏出一个圆形,然后放上豆沙馅,团成一个圆圆的豆包,放在盖令上。等着包了一锅,丫丫爹拿到外屋,放在锅里开始蒸,蒸好的豆包,铲子沾上凉水,一个一个的揭起来,倒扣着放在盖令上。弄完一个盖令,就端到当院,现在的天气,晚上很是冷,豆包在外面冻上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冻透了之后收起来,能吃一个冬天,一直吃到来年开春。
第一锅出来的豆包,丫丫爹捡出来几个,晾凉之后,端上来,大家都尝尝今年的豆包怎样。
丫丫吃了一个,豆包不凉也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