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冀城喜宴(三)(3 / 6)
我姆妈年轻时候曾留洋欧洲,可百年沉淀的家训却从不敢忘,云卿有幸得以感受一二,却只是皮毛,让诸位见笑了。”
顾夫人脸一阵红,一阵白,好半天才勉强扯出一个笑。
“……是吗?”
她父亲乃是雍州一富商,而顾家也是清廷覆灭后投身革@命的投机者。因为生得貌美,被顾铭恩看中,抬为太太,那些古旧的世家,于她完全是天方夜谭。本来想打压溪草,不想竟被她将了一军。
她面露局促,连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其他三人默默把这一切收入眼里。
对比顾夫人的上不得台面,溪草的荣辱不惊,小小年纪,如此镇定,是个人物。
她们这些出生世家的贵妇,恰逢时代变故,偏居相对闭塞的西北,自比不上雍州城思想的革新,从骨子里还是非常怀念前朝泾渭分明的制度与界限的。
显然,溪草才和她们是同一类人。
“好!这才是簪缨世家的小姐该有的气度。”
潘夫人推了牌,毫无悬念又是赢了。
婢女阿苧帮她收着筹码,发现溪草上场不过一个时辰,输掉的钱竟是其余三人的总和,不由暗自打量了她一眼。
听到外面鞭炮声起,潘夫人从座上站起。
“应该是新郎官来接新娘了,咱们也去外面凑凑热闹。”
其余几人自是奉承,众人站在门外,发现天空中开始扬雪沫子,段夫人抱着手中的手炉。
“大小姐病才好,今日天气又这样冷,坐轿颠簸不免辛苦,实在不行今日就歇在刘府吧。”
“不过也就两里地。”
潘夫人不以为意,吩咐阿苧让轿夫抬轿子过来。听万太太主动询问侄女婿的来路,潘夫人也不掩饰。
“说来我那侄女从小就是多病多灾的,自小就药水不停,我那大哥大嫂又不信洋鬼子那一套,这冀城的郎中都被请了个遍。说来好笑,城西的蒋家中药铺,某次小郎中跟着他爷爷来府中问诊,竟被我那侄女一眼相中了。彼时双方都是八、九岁的小娃娃,懂个什么,可侄女直到十六岁还非蒋家小郎不嫁,去年我大哥便差媒人去蒋家提亲,就把这段婚事定了下来。本来计划开春后春暖花开再结亲的,不想现在侄女又一病不起,这才把婚期改在正月,只希望这冲一冲喜,侄女能安然无恙。”
许是和侄女感情甚好,潘夫人说着说着,眼角竟有了泪。
引得段夫人和万太太频频安慰,顾夫人想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