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抓住机遇,实力超强(1 / 6)
当段钢林正在职工医院的贵宾病房里“安心养病”的时候,红光集团从公司领导层到各个子公司,都把目光盯在了烧结厂二车间的设备改造中。毕竟,这样大规模的改造,让烧结厂自行承担,实在是难度太大。没办法,公司现在财力紧张,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红光集团的新一届领导层,必须走一条“自主研发”的道路,必须用最小的代价,换取设备改造的最大效益。
机遇,前所未有的机遇。
经济危机,给全球所有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既是困难,同时也是机遇。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机遇面前,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谁抓住了机遇,谁就可能走向权力的巅峰,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有可能飞黄腾达。
红光集团身为国内一家大型钢铁企业,规模不比首钢、宝钢等超大型钢企,但比一些中小型企业又强了不少,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运转困难,面临着被大企业的兼并与重组,利大于弊,这是他们最好的出路;但是,对于红光集团来说,情况便不一样了,红光集团作为大型企业集团,他们自然想发展,自然不愿意也不可能让比自己规模更大的企业所兼并与重组,因此,红光集团必须走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以烧结厂二车间的这次设备改造来讲,这是红光集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工艺优化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然而,他们在这个计划刚一出台之后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因为,放眼整个红光集团,居然没有一个资深的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出一份符合公司实际的改造方案,或者说即使他们制定出来了不少的方案,也不入林家彬的眼!而无数的红光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并不是傻子,他们一个个可以说全都是人精,他们自然感觉出这次设备改造的重要性,自然知道制定出一份让公司领导满意的设备改造方案和相关的图纸,是这次设备改造的第一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棋。可以说,谁能制定出让公司领导层满意的设备改造方案,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
遗憾的是,红光集团的这次设备改造方案,虽然引起了无数工程技术人员的跃跃欲试,他们也的确废寝忘食地制定了无数份设备改造方案,却统统落选。而段钢林却敏感地抓住了这次机遇,他利用林雅茗在美国攻读深造的有利优势,利用林雅茗那副站在世界钢铁之林的深邃眼光和对冶金行业的深入研究的优势,使一份最符合红光集团实际的设备改造方案在最短的时间里出台,而段钢林也在把方案送到林家彬手上的同时“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