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拜年(2 / 3)
中科院的办公室之中不允许有那些特殊试验的资料,就算是在这里研究,离开的时候也需要将那些资料带走或者销毁。避免泄露出去。
沈崇峰名下的试验可不是普通学校的那种普通试验,流传出去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很多试验全都不一般,不是大型科技试验,就是某些不太方便透露的试验。
那些东西一旦泄密,不是在国际上引起动荡,就是会引起国民的恐慌,他们才是真正掌握这个世界最深层次秘密的东西,沈崇峰无疑就是其中一员。
他真正掌握,知道的秘密比大佬们还要多。那些秘密是不允许有丝毫泄露,必须要带入棺材的。为了不会泄密,他们这批人基本上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不会在无意识的泄露出去,也不会被催眠。更不会睡梦中泄露。几十年的坚持,沈崇峰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什么。
检查一番之后确定没有什么问题,沈崇峰才带着王宁走出中科院。
走之前,他们倒是遇到了不少的其他院士。那些院士在沈崇峰面前都是小辈,在王宁面前都是长辈。一路上他们再给沈崇峰打招呼,王宁却要恭敬的向他们问好。
不得不说。王宁这种恭敬的态度倒是让中科院很多院士对王宁有很大好感,他们欣赏天才不假,也只会认同天才,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天才。不是天才的人成不了科学家,更成不了院士。
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有太多事情出生就决定了一切。不管是家庭环境还是天赋,那是从一开始就被注定的。而想要成功,天赋远远要高于勤奋。
天赋的作用大于勤奋,普通人几百倍的努力也不可能跟天才们相比较,这在学术界是不可动摇的真理。
没有那个天赋,哪怕是付出再大的努力,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位副手,最最简单的操作。没有那个天赋,根本就进不去某些领域。
王宁有天赋吗?当然有天赋,能够在十九岁的年纪发现王宁猜想,发现数学镜子体系的少年,谁敢说他没有天赋。
有天赋的后代,院士们本身就会高看一眼。要是再加上天赋超绝的后代还很谦虚,很低调,很会做人,一批院士们会很欣赏他的。他们愿意帮助这样一位后辈,当初王宁能够获得一群前辈们的帮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王宁这种谦虚低调的态度。
在中科院,王宁受到了大部分院士的认可。至于剩下的小部分人,他们对王宁看法有不同原因。
有的因为嫉妒,有的因为感到了威胁,还有的人就是看不惯王宁在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