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 / 6)
原鹭很快就打听出了刘法严女儿的住处,只是原鹭没想到她到了城西郊区那个棚屋的时候,里面早就已经有人呆在那了。
其实是她跟着手机地图走得太心急,以至于没发现棚屋附近停着一辆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suv。
棚户外面是简陋搭建的灶头,煤气罐和炉灶都暴露在露天下,不远处是个垃圾回收站,堆得二十来米高的废弃塑料瓶和纸板远远望去就像一座色彩斑斓的高墙。而叠加的纸板堆上还有零星来回走动的拾荒人。
原鹭想过刘法严的居住环境会不太好,但是没想到疾病已经把这个家拖到了这个地步。据原鹭之前的了解,在刘法严的妻子还没患上乳腺癌之前他们经营着一个小早点铺,夫妻俩又是勤快爱干净的人,因此生意还算不错,至少刘法严和妻子已经付了c城卫星城边上的一套房子的首付。
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例子在中国太常见了,高居不下了医药费以及难以报销的进口医药费,显然对于这类抗风险能力极低的家庭来说就是一场致命的打击。
她很能体会那种掉落到最底部的绝望,毕竟她就是从谷底走过来的。
站在残破的棚屋前,原鹭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她不想让自己曾经的那些痛苦的回忆传染给这个不幸的女孩。
屋子里传来隐约的哭声,原鹭的心跟着揪了一下。
她每向着棚屋走近一步,时光就好像在倒流一点,她仿佛就要看见当年那个躲在墙角饿得连哭声都只能跟蚊子吟似的自己。
屋子的门没有关,原鹭的手推开门的瞬间,立即警惕地大叫:“你在做什么?”
一个高大的男人背影背对着她,她看不清男人在做什么,他的身形完全挡住了蜷缩在角落的女孩的身体。
孩子的哭声不断在耳边放大,心跳的声音开始在胸腔放大百倍。
男人回过身,原鹭和男人都愣了愣。
“俞维屋!?”原鹭清晰无误地叫出了他的名字。
显然俞维屋很久没有听过旁人那么不避讳地直呼其名讳了,眼神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变,很快就重新恢复淡淡的笑容:“原小姐怎么也在这?”
原鹭皱着眉打量着他,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塑料的水杯,水杯里还冒着热腾腾的白烟,似乎是想把水杯递给床上的女孩。
她把唇抿成一条直线,严肃地说:“我出现在哪似乎不用特地向俞总解释吧?反倒是俞总日理万机,怎么会出现在这,倒是让人万分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