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2 / 4)
腹大笑。
只是,今天……
高秋瑜的大脑不知道哪根线路接错了,只要一想到趣事就自动弹出那对画风清奇的老夫妇……
难道他会主动告诉眼前这帮人自己被老大爷当成是送子娘娘?
绝不可能!!!
“最近双胞胎有点儿多,抱孩子抱得手软,除了累点儿,别的没什么。”高秋瑜一句话打发过去。
他的工作忙是众人心知肚明的。每次聚餐凑不齐人八成的原因是在他身上。
外人或许不了解高秋瑜学医,尤其是妇产科学的原因,但在座的几位却十分清楚,并且对于他的选择十分钦佩。
高秋瑜的太姑姥姥,也就是他外婆的姑姑是国家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建国后为国家初期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卓着的贡献。老人家献身于医学事业,终身未嫁,将毕生所学都传给了自己唯一的亲人,也就是高秋瑜的外婆。
外婆年纪轻轻便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妇产科专家,并且立志于将姑姑的事业传承下去,原本是想让自己的女儿接班的,奈何高秋瑜的母亲实在是没有学医的天赋,这令外婆十分遗憾。
高秋瑜从小跟外婆亲近,耳濡目染,竟然对妇产科学十分感兴趣,外婆大喜之下便培养起了外孙。
有外婆坐镇,高秋瑜学习妇产科学就显得顺理成章。更何况,高家的家风一向开明,并不觉得男人学习妇产科学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不过,只有从小跟高秋瑜一起长大的高秋瑾才知道,弟弟或许确实对医学有兴趣,但他儿时的志向却绝不是从医,做一名妇产科医生。
像高家这样的大家族,对于长子和次子的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
高秋瑾是长子,自然是家族倾尽资源培养的继承人,若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绝对不会放弃长子培养次子。
当然不是说次子就要养废,家族也会尽心培养,只不过,用力程度上就要差了一些。
高秋瑜选择学医,无论对外婆还是对高家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当然啦,以上剖析虽然正确但其实是过分解读了,高秋瑜以及高家的选择其实是在十分自然随意的氛围中进行的,并没有上面剖析中的那么冷漠。
钱容琨前面吃的凶残,所以他也是最快吃饱的。填饱了肚子也有力气折腾人了,于是,他语重心长的叹了一口气,“眼看着我也三十了,结婚生子不得不提上日程,不过想到有小六在,我就放心了!哥哥未来的孩子就交到你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