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隐相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心,根基

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心,根基(2 / 6)

州的翘楚名士们可谓是绞尽脑汁要在文社的“文学主张”上高屋建瓴。

奈何文学主张的提出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能发非常之论者必为非常之人,在这件事情上智慧、眼光及长时间的思考缺一不可。纵观历朝历代,每一个有深远影响文学主张的提出者必定也是当世文坛的顶尖人物。

难度太大,加之诸名士们的高度终究有所欠缺,是以虽然意见很多,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终这些分散的意见都集中到了陈一哲手中,绞尽脑汁也定不下来,于是就找了陆象先与唐松共同参谋,也就有了今天的这次荷园小集。

这些日子以来,上官谨一直跟随在唐松身边,对此事也知道的清楚,“那……这回可定下了?”

“定下了”唐松颔首间长吐出一口气去,不待上官谨再问先自道:“用的正是伯玉兄‘一反宫体,提倡风雅,提倡兴寄’的文学主张”

上官谨闻言笑出声来,作势向唐松一拱手道:“小历曲折,终成所愿。如此,可要恭喜公子了”

唐松也自浅笑。他对今天这结果并不意外,若是随便一个人都能提出一套能切中时弊,成系统的好文学主张,那文学史早不知道该乱成什么样子了。当日他对那份拟定的晓谕告示提出意见时,便已料定了今日之事。

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早已证明陈伯玉的这套主张是在正确的时间提出的正确理论。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一点陈一哲及江南众名士不会看不出来,之所以当日定不下来又再经过这一番曲折,根子还是在南北文运之争,在陈子昂的出身及居地上。

恰如叶梦甫与袁三山适才所说,“陈伯玉的主张自然是好的,只是他毕竟成名于北地,如今人也在北地,至今连江南都不曾踏足。而清音文社乃江南文社……”

虽然在他的力谏之下,陈一哲等人最终决定将陈子昂的主张用为清音文社的大旗,但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诸州名士们难有更好的主张,清音文社又不能一直拖下去。

但不管如何吧,这件事总算如愿以成。大旗已定,便是发展方向已定,清音文社完全有能力将江南杰出之士凝聚一体,背靠着这样的庞然大物,手握遍及江南的弘文印社为筹码,唐松能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北来江南已近半年,直到今天,唐松总算略有小成。自此坐南往北,进攻退守两得其便,比起以前在神都时的孤掌难鸣可就从容的太多了。

这时两船已经靠在了一起,唐松向上官誉拱手行礼,称了一声“大哥”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