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历史偶尔从荒诞开始(6 / 9)
在下面那三百多人耳中却是引起了一片不小的骚动。
对于人群左边那些小商贾行出身的人来说,眼前的于东军就是他们鲜活的榜样啊。锦绣绸缎庄,那可是当之无愧的行内第一,其郑老板据说与上官待诏的母亲郑夫人都沾亲带故,能在这样的绸缎庄里做事,那得是多气派?
更让人提神的是,眼前这于东军不过三十多岁就已做到外堂总管,啧啧,这些大商行就是有气魄,似自己之前所在的那小地方,三十多岁能做到外堂管事就已经是顶天了。看看眼前这于东军,未来真是不可限量啊,不出十年,必定得是在南市跺跺脚也能起一片响动的人物。
悔之悔当初学徒的时候就入错了商行,不过好在还不算晚,这一回神都最大的十八家商行联合招募,不拘进了那一家都是前途大有可为。
就在左边这些小商贾行出身的人正在憧憬未来大商行总管乃至掌柜的光明前途时,右边的那些个落魄文人正对一百五十贯的年俸怦然心动。
对于这些前途渺茫,衣食难继的落魄文人来说,年俸一百五十贯真是太诱人了。不仅能解决让人无限为难的夹袄赎当钱,甚至能添置几件簇新的会客衣裳。
有钱了,现今那么个破地方也真是不能住了,那房主人委实太庸俗,日日只是追着要房钱,真真是辱没斯文。还有王老二哪家酒肆也是绝然不去了的,酒浆里羼水多不说,同样的五文钱胡豆也分明比别处少了四颗,呸,奸商!更可恶的是不过只挂了两回账,这厮居然就不让再赊酒吃了,呸,吝皮!
想着掏出一大把铜钱排在王老二油腻腻柜台上,看着王老二双眼渐渐眯成缝,一张死人脸活生生笑出花来赔笑的场景,众落魄文人顿时就觉一阵快意。
便只为了这个,这遭往十八家大商贾行卖身两年也是值了,虽然读书人卖身商贾实在是有辱斯文,但我等今日所为实是亚圣孟子所言之“权也”事急从权,最终还不是为了渡过这道难关后更好的诵习圣人之道。
不理会下面这些乱糟糟的想法,台上的于东军继续道:“尔等既已应募,复又脱颖而出,这便签书画押吧,签画之后尔等薪俸便从今日起算,年俸比照某,亦是一百五十贯。俟签画完毕,便可先支领半年之薪俸”
这话说的干脆,他这话刚说完,下面顿时喏声一片。便在这时,于东军脸色一沉道:“不过某可也要提醒诸位,这书契乃是两年为期,尔等一旦签画之后,两年之内若要反悔,便需以年俸之三十倍赔偿之”
不就是两年嘛,难得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