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隐相 > 第六十二章 七战七捷,一举成名

第六十二章 七战七捷,一举成名(2 / 4)

“走,咱们吃大餐去!”

……

封建时代里无论哪一个王朝,无论哪一座城市,要说知名度最高,最受城中百姓关注的人是谁,青楼花魁即便不是第一,也绝对能数进前五。

郑府寿宴后,新老两大花魁之争的结果很快便传的沸沸扬扬。

对于这样的结果,民间百姓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姜还是老的辣!看看人家歌舞升平楼那是何等的气派,能在那样的楼里做镇楼大娘子,没点儿本事还行?

除了这比较正常的议论评说之外,市井间针对此事,针对沈思思与如意娘两人的说法真是千奇百怪,角度更是五花八门,其八卦之魂熊熊燃烧的程度其实跟后世没有太大的区别。

时间在变,朝代在变,有一些东西却是亘古不变的,比如:爱八卦!

市井百姓们针对此事的议论既散且乱,而且议论的目标也主要是在沈思思与如意娘身上。但士林之中议论此事的角度却是高度集中,关注的人物也与民间百姓截然不同。

如意娘居然输给了沈思思……

真的!噢,那是文章四友中的那位出手了?

没有?

那是沈云卿从大理寺放出来了?

还不是?

不对呀!陈子昂陈伯玉那是从不掺和这等事情的,难倒这次破了例?

也不是他!仁兄,你这是……开什么玩笑?

这六位不出手,普天之下,方今诗坛还有谁堪与宋延清争锋!

有这位学士大人在背后撑着,如意娘怎么可能会输?

郑府寿宴后的几天时间里,这样的对话在神都士林间,在那些个士子们最喜欢聚集的茶肆酒肆里不断重复,再重复。

于是当日寿宴上的那两首作品便以风一般的速度传播开去,无论是《灵隐寺》,还是那首唐人不太习惯的《苏幕遮》

细细品鉴,乃至于将两首作品拆开了揉碎了一字一字咀嚼过后,士子们不得不承认,那《苏幕遮》的确是比《灵隐寺》要好。而这首《苏幕遮》也的确不像是出自那六位的手笔。

众所周知,那六位,尤其是文章四友及沈云卿都是以律诗见长,从不曾涉猎过曲子词。至于陈伯玉虽然有过歌行体,但曲子词也是从不曾碰过的。

当整个士林终于接受了这个石破天惊般的意外之后,众人关注的焦点便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沈思思背后的那个人身上。

是谁硬生生的压了宋之问这一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