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高山流水有知音(4 / 4)
同样的纯粹!
这一曲高山流水便是最好的回应。
高山流水有知音。有这一曲琴音赠别,唐松再无遗憾,转身便行。
刚走出两步,身后却传来“唐公子留步”的轻呼。
唐松转身,看那瑟瑟有声的水竹林侧走出了一个十一二岁年纪的青衣小婢。
这小婢衣饰精美,眉目如画,走到唐松面前福身作礼后将手中捧着的那面弦琴递到了唐松面前。
唐松接过琴,那小婢浅浅一笑后转身而去,瑟瑟竹枝摇动声中不见了踪影。
收好琴,唐松向那水竹林做礼为谢后迈步去了。留下的是八卦池边震惊到无以复加的金宗庆三人。
当晚,唐松没回那朴拙的茅庐,而是投了一户山间农家歇宿。
安顿下来之后,唐松借着农家昏黄的灯火细细打量那具赠琴。
琴为仲尼式,桐木胎,黑漆朱髹,通体大流水断纹,另有龙鳞,龟坼、流水、蛇蚹错杂相间,可谓美不胜收。
背面龙池上方有四个阳文篆书“太古遗音”
便在这琴名稍下方的龙池两侧,还有着两句十四字的行草:
佩剑冲金聊暂据,匣琴流水自须弹!
词义豪拓,气概磊落。
唐松习琴虽然有些时日,对鸣琴本身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琴的历史却是知之不多。毕竟他主要是随柳眉习琴,柳眉虽然会弹,但因其以前不识字的缘故,对这些自然也就知道的少。
这琴着实是好,让人看着就喜欢,就忍不住想抚奏一曲。只是夜色已深,又是借宿人家,断不是鸣琴的时候。细细赏完,唐松小心收好鸣琴后也就安歇了。
第二天上午回到家中,唐松细细量了琴的尺寸后找襄州工价最高的木工匠人配了个素淡的琴匣,单此一事就整整耗费了三天的时间。
第四天,唐松在家中休息了一日。
第五天,黄道吉日,大利出行。
天涯路远,一琴一囊,唐松便在那朝日初升之时孤身踏上了远游神都的征程。
背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那一片金色的朝阳之中!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