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隐相 > 第一章 一枕黄粱 小露锋芒

第一章 一枕黄粱 小露锋芒(6 / 7)

虽然庄海山不太能辨明少爷究竟说的对不对、精彩不精彩,但他素来聪明,一看园子里那些士子们的脸色,少爷分明说的极好,这天翻地覆的变化实在让刚刚挤到园子门口的他不敢置信。

天爷爷,这是怎么了?

要知道他刚才之所以如此急慌慌的往这边赶,是算定了少爷必然答不出话来,最终急怒之下离魂症必然发作,最轻也得当场昏晕在地。他一路赶来就是准备收拾残局背少爷离开的。

谁知道竟然会是这样……挤出一身汗的庄海山顿住步子,使劲揉了揉了眼后再向唐松看去,不错,这就是自家少爷呀!

只是……这变化也太大了……活像是两个人似的……

庄海山正心神大震的时候,猛然听到身后一连片的唱赞声:“好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小相公话说的通透”。

初唐末年虽没有说书的,但大的寺庙中早已开了“俗讲”,由和尚们在初一十五香客游人众多时登坛开讲佛经,只不过这种俗讲却跟高僧在莲花座上讲经不同,乃是将佛理以说故事的方式讲出来,譬如佛祖割肉饲鹰等等,后世说书行即由此发源而来。

这些个香客游人们平日里听俗讲听得多了,紧要处的喝彩已经成了习惯,此刻见这唐松相貌清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话语又委实简洁有理,顿时忍不住就喝彩出声。

这声喝彩愈发让庄海山惊喜的不知所云,园中那些士子们也都不约而同收起了脸上的玩笑神色,挺直了腰背。

这说话的……还是那个……唐呆子?

唐旭作为始作俑者,双手伏案,身体早已在不自觉中挺的笔直,眼睛里满满的全是不可置信。唐嵩侃侃而言,气贯意达,精神再健旺没有了,那里还有半点那郎中所说的油枯灯尽的样子?

便在这些人越发不解的惊诧迷惑中,唐松的发言已近尾声,开口作结语道:

“是以: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于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北宋真宗御制的《劝读诗》可谓是将读书的功利性赤裸裸的揭示了出来,要劝人读书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说辞了。这首诗从问世之日起便轰传天下,此后数百年间代传不绝,直至唐松穿越前的后世依旧是尽人皆知,单从这流传情况上即可看出此诗的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