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2 / 4)
国最大的威胁来自何方。梁王这是要孤注一掷,一战定河北!
卢龙军政高层的所有人甚至都已经判断出,梁王若是平定河北,必将立刻调转方向。接下来的,必然是南征列国!否则无法解释他集结倾国之兵的原因。
邯郸临时行在可谓压力山大,面对如此险峻的局势,军事参谋总署各司各处提出了许多项应对方略。其中不乏一些“奇思妙想”比如作战处一名小押衙独自构思的“海进方略”这位小军官提出,当以海船为载。运送五万大军,沿海岸南下,自黄河入海口逆流而上,先占梁王老巢汴州,然后继续西进汜水,包抄诸侯联军后路。
李诚中看过之后感到非常惊讶,不过他不可能采用这条方略,而是将此人的名姓记在了自己的小本子上。
又比如军令处几名参军联合构思的重兵南进计划,他们认为,梁王腹地空虚,此为当战之机,应迅速扫平相卫,然后集结三支野战军自新乡渡河,攻略汴州。这条计策比“海进方略”稍微靠谱一些,但也靠谱得不多。
这个时代,渡黄河的能力已经具备,但要运送三支野战军渡河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虞侯司曾经做过一次评估,以卢龙的实力,顶多维持两万人渡河作战,再多,物资根本运输不上去。已经有两年征战经验的博昌行营,最高峰时所能维持的军力也不过是一万五千人,这还需要平卢方面予以配合。其实这也是卢龙独有的特色,说到底,卢龙军的装备太过奢华,一名卢龙军士兵的给养,几乎相当于外镇普通军士的两到三倍。
如果以两万军力突袭渡河的话,或许初期能够取得成功,但接下去,恐怕想要撤回来都很困难了。黄河是一道巨大的天堑,无论是李诚中还是朱全忠,对此都只能无奈叹息。
更多的方略没有那么多奇思妙想,体现的是严谨。其实这些方略虽然普通,但却是真正可行的。众多方略无外乎两类,一是更加注重防守,一是更加注重进攻。
注重防守的方略主要体现在收缩兵力上,即将博昌行营和上党行营全部撤回河北,通过对黄河的巡守以及对太行险峻关口的扼守,阻止敌军进入河北。当然,也有一些意见认为,是时候收回相卫两州了,只有保持黄河以北的完整,才能做到真正的固若金汤。
注重进攻的方略则力主将战场放在上党,建议卢龙军集中兵力稳守河东,同时以一支骑军从缁青方向展开西进攻势,牵制齐军和梁军,如果有可能,尽量攻略兖、徐诸州,争取威胁到梁王老巢汴州。
究竟采取哪种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