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2 / 4)
白,为什么明明是用来睡觉的炕铺却不让人躺?想不通归想不通,但李存勖还是决定遵照罗队官的叮嘱行事。他坐到自己的书案前,缓缓将肩膀放了上去,那一刻,他忽然发现。原来趴在这张书案上休息的感觉是如此妙不可言!
在李继唁震天的呼噜声中,李存勖美美的进入了梦乡。
教官到底有没有进来检查军容,李存勖并不知道。他是在沉闷的牛角声中被惊醒的,醒来后立刻拉着犹自心有不甘的李继唁出了房门,赶往书堂。
下午的训练不用在外面受冻了,暖暖的书堂中整齐的置放着一排排书案和小凳。李存勖一眼望过去,第一感觉竟然是“难道连这些木头家什都学会队列了么?”
进去以后不能乱坐,每张书案上都立着一个小木牌,木牌上刻着学员姓名和编号。李存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他旁边就是李继唁。李继唁好奇的看着小木牌,口中愤愤道:“娘咧,这是给咱们立上灵位了?哪个孙子搞出来的物件?”
李存勖摇了摇头,自己也感到一阵好笑。他不知道,这种风潮最初起源于当年的白狼山军事会议,然后在柳城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了卢龙军的惯例,但凡军议或者军校培训,都会事先安排好每个人的位置标签。这种做法可以让每个人都很自然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让军官们对其他人的官职和阶别有比较直观的印象,对军中形成严谨的上下体系有着巨大的作用。
当然,还有一个作用是李诚中没有直接明说,但却已经被卢龙军官们自发接受的,那就是查缺席。谁晚到、谁没有到,一望而知。小小的铭牌树立在桌案上,不自觉中就起到了督促的作用。
除了笔墨纸砚外,每张桌案上都放着一套书匣,打开书匣,里面是三卷雕版书册,分别是《卢龙军官兵作训条令》、《卢龙军官兵军纪条令》、《卢龙军官兵内务条令》三卷合一,便是卢龙军中现行的《卢龙军官兵通行条令》负责授课的不是杜教官,而是一位姓朱的教官,和杜教官相比,李存勖觉得这位朱教官显得更加书生气一些。李存勖没有猜错,这位朱教官原先便是一位读书人,是作训司前年从柳城书院选拔而来,虽然没有上过战阵,如今却已经挂着宣节校尉的衔级了。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朱教官朗声道:“诸位都是军人,而且是军人中的佼佼者,能够在这里学习,说明诸位将来前程无量!那么诸位究竟在这里需要学什么?是学习怎么于万军之中取敌上将首级?是学习怎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学习怎么成为绝世名将、功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