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3 / 4)
话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屁股决定脑袋,无论是谁,只要执掌中枢,必然会谋求中枢权柄,哪怕崔胤现在没有异心,将来也必然会和梁王发生冲突,此为利益使然,无关交情。
朱全忠叹了口气,问计李振:“兴绪,却不知何以教孤?”
李振道:“今有三策,还请王爷定夺。其一,请崔胤发钱粮济缁青,此为抽薪;其二,以友伦为将,会南北衙禁军征凤翔,此为摘桃;其三,遣怀贞所部密入长安,应募禁军,此为夺军。”
李振不愧朱全忠智囊,眨眼之间便想出三条毒计。
崔胤身居宰相之位,兼判三司,管着朝堂财计,虽然如今中枢式微,向朝堂缴纳财赋的地方已经不多了,但好歹还有一些,崔胤也正是在有限的财计中抠出来部分钱粮,才能征募南衙禁军。如果以缁青战事紧张为借口,让崔胤输财,等于斩断了崔胤募兵的财源,崔胤再要想重募南衙禁军便不可能,甚至已经征募的左右金吾卫是否还能维持下去,也是一个未知数。
另外,崔胤募兵的借口便是凤翔李茂贞不稳,有欲伐长安之势。他既然能以此为借口募兵,便不能怪朱全忠以此为借口让他出兵。到时候朱友伦为主将,携北衙、南衙禁军出征,哪怕不去打李茂贞,只要把队伍拉出来溜一圈,崔胤新募的左右金吾卫恐怕就不姓崔了。
前两条计策的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但却在无形中等于和崔胤撕破脸皮,第三条计策的动静相对来说要小一些,当然效果也差不少。康怀英目前留镇陕州,让其部前去应募南衙新军,只要做得隐秘一些,便不会为崔胤查知,也可以在无形中控制住新立的左右监门卫,但对于之前征募的左右金吾卫则不好渗透。
这三条计策都有相互矛盾之处,不能并行,只可选择其一,关键还看朱全忠想不想现在就和崔胤翻脸。朱全忠也是犹豫不定,一时之间不好选择。
决定不了的事情,朱全忠向来交给敬翔去头疼,这也是宣武的老惯例了。敬翔不在军前,现在在汴州主政,于是朱全忠加急飞报汴州,让敬翔速速“定计”军报加急,日夜不停,往来快速,不到七八天工夫,便有敬翔回书。
敬翔的回书很简短,只有八个字——“宜速迁都、加封蜀王”李振看了以后,琢磨半晌,不得不喟然长叹,承认敬翔比自己高明。自己的计策虽然毒辣,但着眼点却小了一些,只盯着朝堂那一亩三分地,反观敬翔的策略,却着眼于全局,格局宏大。只要赶紧把迁都的事情落实下来,将天子裹挟到东都洛阳,朝堂便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