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2 / 4)
精锐做了第二次努力,向城外发动了反击。这一次刘重霸选择的是西门。他遇到的是钟韶指挥的沧州军。在卢龙军最有战力的王牌军面前,刘重霸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反而被钟韶集中左右厢的两个骑兵营来了一次骑兵侧翼迂回冲锋,刘重霸所部当场崩溃。出来的三千人只有不到一千逃了回去。
当夜,刘重霸带着牙兵亲信乘船逃离厌次,引发城内的巨大混乱。卢龙军趁夜入城,将还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大半厌次水军堵在了水关内。
有了这批船只,李诚中才有能力率军渡河,于是大军准备各种物资,整点各支军马,以归降的厌次水军操舟,向南进军。
可惜李诚中虽然心忧博昌战事,却只能原地等待,无法如预期一般紧急救援博昌。
等待的时间比预料的还要晚,沧州军和魏州军合计一万多名士兵耗时三天才算过了黄河,又用了整整两天时间运送粮秣辎重,等到大军能够启行,就已经到了五月底了。大军渡河一共花了五天时间,其中一半是用在了运送战马之上棣州行营的一众虞侯参谋们重新提出了南下作战的方案,鉴于渡河的艰难,考虑到粮草的耗靡,他们建议,作为后军的怀约联军马厢不再南下,立刻返回武清大营;怀约联军步厢继续渡河,但行营不再等待,步厢渡河后直接向博昌进发,力争早日与行营会合。
李诚中同意了这一方案,他之前曾经有过以大规模骑兵集团横扫淄青的梦想,但现在看来,有点不切实际。光是运送沧州军、魏州军以及自家的警卫营的那数千骑过河就已经绞尽脑汁了,如果再要运送怀约联军马厢那上万匹战马——至少以卢龙军俘获的这支厌次水军的规模是远远负担不起的,更遑论上万匹战马每日消耗的草料和豆饼了。
毕竟河南跟河北是不一样的,河南没有适宜养马的牧场,而且身处外线,后勤供应也肯定跟不上。原先的南下计划看上去有点异想天开,对此,棣州行营以张兴重为首的虞侯参谋们集体前来向李诚中请罪,其中尤数后勤主管崔和最是诚惶诚恐——后勤供应计划可是他点头通过的。
李诚中对此只是摆了摆手,宽慰了众将们几句,告诉大家下不为例。除了卢龙军上上下下都没有渡河南下的经验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法不责众。
六月初一的时候,大军终于在平卢节度副使李嗣业的催促下向南进军了。李嗣业是平卢节度使王师范派来的,一为阻止刘重霸南下,二为接应李诚中的到来。说白了,他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就是带路党。
李嗣业非常心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