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3 / 4)
呢?何况李诚中本人并不清楚这一点,其部下大多是底层发迹的大头兵,对于其中的门道更是摸不着头脑。而少数知情者如闻讯而来的韩延徽,却毫不在乎甚至有些暗自窃喜。
只有渤海国来人才似乎隐隐间觉得并不妥当,但在万众一致的欢呼声中。谁也不敢擅自出言提醒。
这次会盟在其后的历史中被称为“天复会盟”李诚中与各部、各国首领们以三牲敬天。誓言“共尊大唐”并勒石以记之。这一誓约也被称为“天复盟约”是此后数百年里关外各部、各国以大唐为宗主的法理基础。
会盟后的第三天,十二月初四。契丹十部联盟大会举行。契丹十部俟斤、长老和贵族在饶乐山下、饶乐水畔共襄盛会,李诚中以大唐营州都督、威信可汗的身份监督并主持了这一盛会,营州众高层、渤海国、新罗国、熊津州、库莫奚、室韦等部首领观礼。
柴册仪是契丹各部最为重大的仪典,由遥辇式部落联盟缔造者阻午可汗所创。是部落联盟推举可汗的礼仪。但痕德堇一直是各部公认的可汗,号“鲜质可汗”他早年登可汗位的时候就已经经历过柴册仪了,所以这次柴册仪并非为他而举办。
自从大于越释鲁掌握契丹联盟军国大权后,便自设了“大于越”这一官职,号“总知军国事”但这一官职并没有得到大唐的承认——事实上长安根本没有工夫理会草原上的这些事情,为了加强这一官职的威权,释鲁在就任大于越的时候,就强行要求举办了一次柴册仪。
李诚中举办这次柴册仪的目的就是延续释鲁的做法,将大于越的就职仪典也用柴册仪来施行。不仅大于越,夷里堇的就职同样如此。同时。他还要代表大唐,在柴册仪上正式承认大于越和夷里堇这两个过去朝廷不予承认的职位。通过这种做法,可以加大大于越和夷里堇这两个官职的威权,真正在契丹人心中竖立起三权分立的概念。
痕德堇可汗自王帐中捧出“契丹军国印”两位来自乙室部遥辇氏的长老分别捧“云麾将军”印、举可汗大纛紧随其后。“契丹军国印”和“云麾将军”印是大唐天子于六十多年前颁赐给当时的契丹可汗屈戍的,和大纛一样一直是契丹王庭可汗权力的象征,尊贵无比。
三人在庄严的鼓声中来到柴册殿上。柴册殿就是用木柴堆积而成的祭坛,所谓柴册仪,就是在柴册殿上接受各部玉册的意思。
三人将手中的物件恭恭敬敬的摆放在祭坛之上,然后痕德堇可汗率各部贵族行叩拜礼。之后,痕德堇坐于祭坛之上的宝座,两名长老下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