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2 / 5)
营州规划里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的土地异常肥沃,在这个风调雨顺的东亚第三温暖期里,粮食产量非常高。吴中佐和程奢奉命担任县令已经快一个月了,当李诚中达到这里时,他们正在努力完成两件事,一是修葺城中破旧的民宅,二是组织人力将荒芜的耕地重新犁开。洒下种子,争取在春耕之末能够完成开垦十万亩的任务。
这个任务相当繁重,如今看来,最多只能完成五成,即五万亩。李诚中和冯道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将两位县令的任务目标削减了一半,让二人大大松了一口气。好在目前营州并无缺粮之虞,不够的粮食还可以从平州购进,就算平州买来的还不够。还可以用牛羊肉来充抵,更何况如今渤海已在李诚中的掌控之中。从那边调粮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李诚中愈发体会到了征服渤海国的好处,也愈发对后世原有历史中契丹占领渤海国后,整个部族实力急剧上升有了切身的体会。
自建安滨海处的一个渔港登船,李诚中等人沿海路返回,经五天的航行,由大凌河入海口进入内陆,顺流而上,直抵锦县。
锦县县令是刘审交,他在柳城迎接完李诚中后,已经返回了锦县,此刻又在锦县迎候李诚中。在刘审交的打理下,锦县的城墙已经初步完成,城内开始了民居和官衙的修建,预计可以容纳两万人。除了修建县城之外,刘审交的主要任务还有安置新到流民、组织人力开垦田亩、修缮沟渠,可谓任务繁重。
但李诚中一到锦县,就给刘审交又加了一副担子——造船!
“造船?”
刘审交一脸苦涩。
“不错,造船,造海船!营州的未来不能一条腿走路,陆路是其一,海路则是第二条腿!只有两条腿都支撑住,营州才能跑起来。”
李诚中又开始了虚头巴脑的演讲,讲得刘审交一脑门子官司。
“钱?工匠?时间?”
刘审交哀叹一声,他知道今年的事务将要更加繁重,所以开始提条件。
“钱找可道要,工匠也是,不行的话我从渤海给你要。时间嘛——一年好了,一年后,锦县濒海处要有港口,要有船厂,三年后,我要见到大海船,就像我这次乘坐的高家海船那么大,可以容纳两百人!”
一通鼓励、一通许愿、一通安慰,这就是李诚中如今的领导做派,他描述完心中的大饼之后拍拍屁股从锦县走了,留下头痛欲裂的刘审交继续忙活。
李诚中巡视地方将近一月,交代和布置了许多任务,搅得地方鸡飞狗跳、一肚子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