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3 / 4)
冲杀敌营的莫非是某家大郎?唤作高明熏,现居右领军卫中郎将一职。”
连忙让人去传高明熏来见。
高明熏刚整理收拢完军士,正在赶来的路上,不消片刻工夫便来到李诚中面前,李诚中刚才已经对他马踏渤海招讨军大营的英姿印象深刻,这时到了近前再看,虎背熊腰一身彪悍之色,点了点头,道:“果然将门虎子,不知小高将军可愿到我帐下效力?”
高明熏一愣,随即大喜,渤海国豪门上流都有着浓重的崇唐情结,能够担任大唐的官身,实在是一件荣耀之极的事情。他虽然是一卫中郎将,但能够走出渤海这片狭小的天地,到更高的舞台一展身手,当真是愿意到了极点,当下不停点头,喜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怀约联军如今只有两个暂编骑兵营,兵力不过一千,很是单薄。对于这支由别人支付军费,供自己调遣的军队,李诚中还是比较喜欢的,所以他决定将渤海国也拉进来,将怀约联军壮大。而像高明熏这样的渤海军将,其对大唐的忠心是很高的,甚至可以直接带兵,只需经过白狼山军校培训便可,主要还是为了让他熟悉和融入营州军的体制之内。
众人簇拥着李诚中进城,边说边行,李诚中问高尧义:“大将军兄长参与谋逆,如何处置,大将军可有成议?”
高尧义叹道:“家门不幸,俊义这些天茶饭不思,实在是左右为难。思量之下,终是无法计较,还请都督处罚就是,一应罪责,高氏不敢推诿。”
他不敢有所提议,既为避嫌,也是无法可施。高尧仁和高尧智都是他的嫡亲兄弟,像这种谋逆大祸,处罚轻了人言可畏,处罚重了,他又不忍心,所以只好干脆来个“听凭处置”李诚中转头问裴頲:“裴大夫以为如何?”
裴頲对这件事情已经有过比较成熟的思量,对高尧仁和高尧智的处罚既要考虑高尧义和高尧礼所立的大功,顾及高氏颜面,又要为今后处置朱氏、金氏、崔氏等叛逆确立标准,是需要折中的,因道:“都督,此等谋逆大罪,按律当诛全族……”
这话一出,一旁的高尧义和高尧礼都是浑身一颤,却听裴頲续道:“但大将军和太守都勤王有功,对高氏的罪责判定可以功过参量。某意,首恶当诛,这是不能轻饶的,也可为后来者鉴,因此,高尧仁、高尧智等主罪之人当斩,两家贬为庶民,今后永不叙用。”
李诚中考虑良久,觉得这么做兼顾了方方面面,不由对这位誉满渤海的重臣更是高看一眼,当下点了点头,道:“不错,那就依此处理。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