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3 / 5)
空白,需要继续补充。
石楼外围绕着的许多房间则被分给了联席本部下设机构,包括虞候处、作训处、教化处,各处下设各科。一一对应营州军总部三司。
联席本部的组建前后不超过十天,五名营州军虞候和三名契丹虞候在五天内便已经到任,其中,契丹方面派出的虞候为乌隗部俟斤乞活买、迭剌部长老蒲敌臣及安端全。营州方面到任的五位虞候分别是:刚刚指挥平定五股河流域的步卒一营指挥钟韶、教化司考功处录事韩延徽、作训司参军章顺乾、虞候司军令处录事赵让、虞候司后勤处押衙崔和。
营州方面的五虞候中。钟韶是事实上的总指挥,其资历和指挥才能不需多说。章顺乾和赵让都是营州军自己培养出来的军官,都是老人。章顺乾是榆关之时加入李诚中所部的流民青壮,参加过历次战役;而赵让更早,细论起来,赵让的资历甚至超过钟韶,他也算是跟随李诚中最久的一批人了——他是老酉都二十三人之一!
韩延徽是幽州人,家里也算幽州高门。其父曾经累任蓟州、儒州、顺州三州刺史,但因为没有掌过兵,所以算不得真正的豪门。这个年轻人是冯道在平州刺史张在吉幕下效力时认识的,因为其父与张在吉交好。由是推荐至平州刺史府历练,算得上一个“官二”但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富家子弟的纨绔性子,反而才学不俗、谈吐惊人,深得冯道推崇,两人平日常有书信来往。
韩延徽通过与冯道的联系。知道了李诚中在营州的所作所为,其他倒也还罢了,但李诚中所倡导的重振大唐的口号却深得韩延徽之心,如果用后世的话来评价韩延徽。此人应当是个“大汉族主义”者,对于大唐恢复对关外各族的正统宗主地位有着非同一般的热血。因此。韩延徽主动向张在吉辞官,单骑走马来到柳城。投奔李诚中。
在冯道不遗余力的举荐之下,韩延徽被李诚中看中,随即进入营州军总部,又经过一个月的白狼山军校培训后,从此脱下儒衫,成为了一名军官,被任命为总部教化司考功处录事。这次调任怀约虞候联席本部,李诚中指定韩延徽辅佐钟韶,是为八虞候之第二人。
柳城事变之后,赵元德既没有做出解释,也没有予以致歉,只是要求李诚中将赵氏子弟全部送回幽州。或许赵大将军拉不下脸皮向李诚中低头,更或者他压根儿没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差池,甚至还有可能他认为只是李诚中的刻意诬陷,不管怎样,就是没有只言片语表露他的想法。当然,李诚中没有跟赵大将军继续打官司,因为周知裕的回信中描述了当前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