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5 / 5)
听到这里,李诚中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大唐平灭契丹等各族的叛乱中,连续败了那么多次,可是前往平叛的大军却一次比一次多,这种鼎盛的国力,让他这个后世穿越而来的“唐人”也不禁为之深深自豪。
冯道续道:“再这么打下去,谁都受不了,所以,关外各族的联合就此分裂。突厥人和奚人首先向大唐投诚,朝着孙万荣的后背上狠狠的捅了一刀。由是,孙万荣大败,走投无路之下,被其奴仆杀死。”
李诚中只能对其深表遗憾,并深以自己为汉人而由衷的骄傲。
接下来,冯道开始说到了渤海国:“当时参加李尽忠、孙万荣叛乱的还有靺鞨人,其首领名叫乞乞仲象。朝廷为了瓦解东北各族的反唐联盟,在对契丹实行武力围剿的同时,对粟末靺鞨采用招抚政策,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可靺鞨人十分害怕,不敢相信大唐的招抚诚意,继续向东逃亡。乞乞仲象在奔亡中病故,其子大祚荣代父而起,率所部继续逃亡。
当时降唐的契丹大将李楷固追击靺鞨人至天门岭,被骁勇善战的大祚荣击败,大祚荣借此于忽汗州敖东城建国称王,以朝廷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作国号,自称震国王。经历过营州之乱的大祚荣已经对大唐的国力深深畏服,他明白没有大唐的认可,他的震国王便不可能坐得稳,于是多次遣使向长安称臣,后来睿宗皇帝为其诚意打动,终于赐封“渤海郡王”又以其所居之忽汗州,加封为“忽汗州都督”大祚荣立刻将国名更改为渤海,以忽汗州为上京,这就是现在的渤海国。从此之后二百年,渤海王族大氏,对大唐一直持节恭敬,不敢稍有违背。”
原来如此,这一刻,李诚中的目光又望向了东方,也不知高明博一去半月,如今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