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大唐新秩序 >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三章 西京变(三)(2 / 4)

简单的好与坏、忠与奸来衡量人,是非常片面和狭隘的,他更愿意用能臣和庸臣来作为评价的标准,也就是看你对朝政有没有益处,看你能不能展现出治理天下的才能。李诚中为此举例,程元振和鱼朝恩都是中官中的能臣,若非他们,恐怕大唐早就已经不是李家的天下了。而在数十年前的牛李党争中,牛僧儒一系更多的是破坏作用,而非李德裕之流积极建设的努力,所以牛僧孺应该下野,与中官交好的李德裕应该秉政,并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中官监军并无不可,中官主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有一套完善的机制,保证朝堂得以顺利运转,使能者上位,庸者下之,就可以令社稷得保,使天下安宁。

这些观点是李诚中与冯道平时谈论时慢慢总结出来的道理,在幽州与张茂安结交时便随口道出,很难说清楚其中是否有刻意结交的主观因素在内,但这番话说出来,却令张茂安当场涕泪横流,在打动了张居翰内心的同时,也深深触动了此刻内侍省的两位最高级别中官。

宋道弼忽然有种被人理解的感动,他深深吸了口气,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内心中却已经将这个素未谋面的卢龙军将军引为了知己。

景务修微笑着等宋道弼看完书信,适时插言:“老宋,如何?”

宋道弼点点头:“好!很好!”

三个字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情。

景务修道:“咱家想了想,此人虽远在千里之外,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帮到咱们。先不提其收复营州的能耐,就凭这番见识,便足可称大才。”

宋道弼又点头:“说得不错,说得不错。”

片刻又道:“只是请谁代批此奏折?”

按例,奏折的批呈由政事堂负责,枢密院接到奏折后,根据天子授意朱批,或同意后颁行,或驳斥后封还。政事堂这份奏折既然要驳回,那么还需某位相公重新上折,拟批出新的处理意见。

景务修道:“政事堂的这三份奏折,均系崔胤小儿单独批呈,此人如今权横朝野,却为何徐公和另一位崔相没有附议?此中必有文章。”

宋道弼道:“老景的意思,徐公和崔相并不赞同?”

景务修道:“收复营州何等大功,崔胤小儿却斥之为擅动边衅,明理之人一看便知其中端倪。崔远是个属乌龟的,滑溜得紧,连他都不附议……咱家猜来,徐公或许能代拟新的条陈。”

徐彦若虽然奉行明哲保身之策,在朝中很少发话,但此人是个中正的长者,这是满朝皆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