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3 / 4)
想后世此地大致的位置,斟酌一番后道:“可以,就在这里设立官府治所。”
他抄起身边的一根细棍,在小凌河及五股河流域划了个圈:“今后便以三河屯为中心设县,辖两河流域,唔……就叫锦县。锦县与柳城、燕郡并列,直属长史府管辖。可道老弟兼任柳城令,刘审交任锦县令,燕郡令……”
冯道见李诚中说到“燕郡令”人选时半天说不下去,便接口道:“将军,某观完失明为人和煦、饱读诗书、待人以礼,在契丹人中威望素著,或可为燕郡令。”
李诚中一呆,望着冯道略显诡异的神色,终于恍然,呵呵笑道:“便是如此,以完失明为燕郡令,嗯,加荣哥为燕郡尉。”
荣哥降后一直没有正式官身,只是以品部长老的身份统带驻守在燕郡的四百契丹兵。这四百契丹兵是契丹品部最后的武力,李诚中一直没有腾出工夫加以解决,此刻给予荣哥燕郡尉的官身后,虽然在明面上授予了他官职,却在实际中将这四百契丹兵的身份和地位予以明确。这些契丹兵的身份由此将转为燕郡衙门的地方驻军,驻军的规模和编制将在下一步理顺官制中继续明朗。
在李诚中的盘算里,一县地方驻军为后备部队,作为营州军的补充,每县后备驻军编制为一个预备营,撤销都一级建制,合五队共二百五十人,由县尉统带。地方驻军的任务是巡守地方、治盗缉贼,兼有后世武警和警察的双重功能,在人事上由营州军总部负责,后勤上则由各县供给,具体来说,驻军的征募和训练由作训司负责,各级军官的任命和配备由教化司说了算,五十人以上的军事调动由虞候司掌控,后勤供应则由各县县令说了算。县尉则负责驻军的日常管理、训练,并在县令的监管下调动不高于五十人的兵力……,这就意味着荣哥的四百名契丹兵将缩减为两百五十人,同时他的领军权限将极大降低。
随着第二批新军的训练结束,营州军一线主力部队已经完成编训。扩充后的营州军主力两千七百人,具体为:三个步卒营和一个骑兵营,各五都编制,每都两队,各营官兵五百二十人;中军营含护军都四队、后勤都四队、斥候都两队、警备都两队,合计六百二十人。
正式完成一线主力的编成后,李诚中紧接着便将预备军计划拿出来,让几个心腹一起讨论。其实没有什么好讨论的,李诚中是营州军的创建者,他的话语权自然是最重的,他提出的想法,只要不是荒唐得太离谱,没有人会太过反对。所谓的讨论,只不过是他在宣布,其他人记录,并酌情提出完善意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