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3 / 4)
小算盘的。作为山后行营总管的赵敬,其主要职责就是稳守卢龙军身后的边关防线,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就算立了大功,完成了自己的职责。随着大量兵力的南下,边关各军都十分虚弱,赵敬自然要奉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
至于互市和徙奚两条,当契丹人提出来的时候,赵敬可谓大喜。互市开设地点定在雄武军,这里是老赵家的地盘,由雄武军使赵怀明直接控制,老赵家所得利益必然丰厚无比。而将西契丹人和奚人迁徙到大王镇的洵河流域后,只要短短几年,老赵家便能将这两族彻底控制在手中,赵家在卢龙军中的地位也必将随之高涨。
息兵和互市两条并不损害诸将利益,很少有人具备李诚中来自后世、学习过大清各种卖国条款的眼光,所以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至于徙奚之策,有眼光卓越的寥寥几人看出了其中的弊端,但在能够息兵罢武的偌大好处下,却也顾不得了。
李诚中看向高行珪,高行珪和他对视一眼,不为所动。李诚中了暗自叹了口气,目光转向李承约,李承约知道他的心思,却轻轻摇了摇头。
李诚中无奈,只得自己站出来发话:“赵总管,各位将军,我有几个问题想问。契丹人说罢兵,咱们就连关城都不能出去,岂非等于将关外千里河山拱手送人?消极防守永远都是最失败的防守,咱们不能出关作战,只知一味死守,怎么守好关墙?互市的开始是否问过大帅?互市中对方没有战马交易,咱们就得不到最需要的东西,这是否公平?将奚人和西契丹人内迁是否征询过他们的意见?他们世代苦守的家园就这么被送出去,能否甘心?奚人和西契丹人是咱们的好朋友,也是抵御契丹人劫掠的重要力量,他们内迁之后,将来契丹人再攻打关墙之时,便没有了后顾之忧,诸位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李诚中话音刚落,静塞军使赵让便在堂下冷笑,这种冷笑让李诚中很不爽。只听赵让道:“李将军此言差矣。”
以李将军称呼李诚中而非李虞候,说明赵让根本没把李诚中这个行营都虞候的官职放在眼里,只听他大声道:“关城之外早就被契丹人占据了,怎么能说拱手送人呢?李将军想主动出击,可不知在座的诸位将军能否苟同?对了,某听说李将军在白狼山大败契丹人,却不知将军帐下还有多少可战的士卒?”
话语中暗藏讥讽,听得李诚中皱眉,却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对方。
互市设于雄武军城,雄武军使赵怀明也站起来驳斥:“互市当然是公平的,契丹人虽然不卖马,但咱们也同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