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4 / 4)
越说声音越低,越说底气越不足,最后也不说了,只是一脸忐忑的和旁边的郭老头、程老头一起望着李诚中。
李诚中深深吸了口气,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然后道:“老人家,请容我想想,可否?”
三个老头连忙起身,喏喏告退。
就李诚中的内心来说,他是认为应该留下来的,除了老头们的恳求之外,军人的使命感也让他不容推辞。这就是现代军人和古代乃至近代军人最大的区别之一。古代从军更多的原因是为了当兵吃粮,其中一些优秀的则是为了升官发财,当然也不乏保家卫国之士,但那属于凤毛麟角;近代军人则多了纪律训练和荣誉养成,有了这两样东西,近代军队面对古代军队的时候,几乎可以用一面倒的屠杀来形容;而现代军人,则更强调军人的使命感,他们知道为什么打仗,知道为谁而战,虽然只是看似很简单的一点改变,却能够让他们在面对近代军队的时候具有更加坚强的作战意志,更加坚定的牺牲决心,以及更加灵活的战斗方式。现代军队相较于古代、近代军队,能够忍受更大的伤亡率,有时候这种伤亡忍耐力几乎达到100%!以这样的意志作战的军队,在一定条件下几乎可以忽略装备上的巨大差距,获得最终的胜利。
但是,李诚中也知道如果贸然答应的话,会有什么困难。首先是手下的弟兄们愿不愿意?选择在这种大山里安营扎寨,对抗契丹人的进攻,这些弟兄们会不会继续跟随?其次是粮食上的问题,眼前就这么两车粮食,顶多维持两都士兵十天供应,更别提还有那么多百姓需要呵护。后山里确实开辟了耕地,但那些粮食的收获还需要至少三个月。然后,就算留了下来,凭借手下这两都弟兄,能不能顶住契丹人的围剿?最后,周知裕和张在吉能否答应自己留下?
望着眼前军寨内的一堆堆篝火和欢声笑语的百姓及士兵,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