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杀马特(2 / 3)
着他们的种种“牛逼”,一张口就是“专家”发言,“高端”的废话,套话,屁话。
杀马特原本就是一群想要融入城市而不得的农村孩子。他们在面对当前生存环境的改善,闭塞的上升通道,看不见的未来是彷徨和迷茫。
贾有为深知,以宋浩和杨帆为首的这些本地孩子,可不似谢雨这般生活在城市边缘化的孩子,十二分渴望想要融入这一座城市,却往往不得。
这不仅仅是公交车理论的问题,车下挤不上公交车的人埋怨车上的人不往里走,车上的人埋怨车下的人上不来就该等下一趟车别耽误车上大家的时间。这就是公交车车上车下人的两种心态著名的公交车理论。
准确的说,应该就是能够进入京城的准入门槛。这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并不适合所有人,无形当中就把人给区分成了三六九等,直接阻挡在了门外面。
谢家的家庭经济虽然说不上困顿,但是绝对不宽裕。谢雨的虚荣,势利,市侩的嘴脸,并不都是她的错。
她内心的挣扎,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谢雨确实要比一般孩子聪明,有天赋,却没有理所当然的享受到应该有的东西和待遇。
为此,她自然就会有所不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人的本性使然就是这样。我笨,我没本事,穷是无话可说。
不过,这都是对于上一代人的认命观念。现如今,完全就不是这样,新时代的杀马特不觉得自己是笨蛋,而是“怀才不遇”,运气差,于是就把精神寄托都放在了网络上面。
贾有为不是没有好好地观察过谢雨。这孩子年纪小小,不是不懂一些道理,而只是不会表达,往往带着强烈情绪说出的话会在有的时候是伤到父母的心。不过,也不能把错全扣在她的头上。
过去,谢雨生活在贫民区,看到的,听到的,无非就是家长里短的各种省钱的方法,某个超市里面什么东西打折之类的好消息,抱怨房租又上涨了,肉又涨了,擦屁股的纸也涨价......
她生活的半径,也是周遭一带,最开始也没有觉得有一个什么,毕竟大家都这个样子。
哪怕自己是的的确确地降生在京城,也没有感觉到个人的户籍仍旧是在东北老家,不是京城人就会低人一等。
谢雨的转变是出现在她能够以外地人的身份考入本市,乃至全国第一的名小学开始。连贾有为都不可否认她的天资上面确实有一定的过人之处。
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连他都不好下最后定论。不过,自己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