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中国大作家 > 第259章 人生七年

第259章 人生七年(2 / 3)

以自己为例子,她那些属于没有社会资源,依旧在闯荡京城的同学们,最是深有体会。

他们切身感觉到了什么叫做朝前走半步,哪怕是一小步,也是困难至极,明显是触碰到了天花板。

bbc那一部《人生七年》的纪录片就已经把谜底给早早地揭开了。出身决定命运,努力一定会有用,即便概率极低,也好过没有。

《人生七年》对最早选定的上中下阶层的一群人是每间隔七年进行一次回访,已经从他们七岁开始到了五十六岁。

那里面有一个小男孩儿实现了阶层跃升,从一个农夫的儿子成为了社会精英,哈佛大学的教授。

与之相反,另外一个中产阶级出身的小男孩儿,却阶层滑落,高考没有考上理想的名牌大学,读了一个三流大学,毕业之后就各种不如意,精神也出现了问题,失业始终如同影子一样的伴随着他。

不是他的父母不负责,而是太负责,想要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逼迫着他朝上行,致使压力太大,又受限于自身资质,最后就是“拔苗助长”的悲剧。

至于剩下的人,都在原有的阶层上面停留着打转转。上层阶级出身的孩子,一路私立名校上去,就读牛津,剑桥。

毕业踏入社会之后,进入自家的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律师,有着好的收入,体面的工作,受人尊敬的稳定职业,延续父亲,爷爷,太爷爷,祖辈们的道路,而他的孩子依旧延续去走自己曾经的路线图。

而下层阶级出身的孩子,连大学都没有读,然后就早早地进入社会去谋生。职业无非就是餐馆服务员,超市售货员等,工作不稳定,时常就被迫换工作。

bbc的《人生七年》还不算残酷,而残酷的是bbc做的一个叫做《贫穷当中长大的女孩子》和《贫穷当中长大的男孩子》的两部男女视角不同的纪录片。

说得不是别国,而是英国自己。工人阶级出身的孩子,数学普遍都差,住在治安差的街区,往往面对着暴力,毒品,酒精等等。

他们到了十六岁,即便是找工作,也不容易找到。英国同样有着街区歧视,你是来自穷街区的,有些雇主还不愿意雇佣你。

自己去银行小额贷款来自主创业,也会因为你的家庭原因,住址原因,被对方以种种冠冕堂皇的借口给予拒绝。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简单和重复性的工作,那也是高达60:1,你要先干掉了另外五十九名应征者而得来的工作。

要不然,就是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