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签约(2 / 3)
,无非就是为了一个名。至于书能不能卖出去,其实一点儿都不重要。大不了,就朝下面的每一个员工发一本书。
搞不好,连动笔都不是商人自己,而是花钱找人代笔。大学老师出书,是不是和评定职称有关系?”贾有为不急着离开,饶有兴趣道。
“是有这个因素在里面。不过,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在于颜面问题。同在一个学校,他出书,她也出书,我要是不出书,且不是太没有面子?
何况学术腐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成批量的学术垃圾多之又多。大学的高层领导们出书的目的,无非就是不想被人说荒废了学术,只知道当官。
于是,他们就用公费出书,而巧立名目无非就是代表学校出的学术作品。一般老师,就只得自掏腰包了。”袁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毕竟都是公开的秘密。
“大学老师一个月也赚不到多少钱。去年复旦大学的一名正教授晒出来的工资单,扣除一切税费之后到手也就8000多元。”贾有为笑了笑道。
“事儿倒是是真的,不是炒作。只不过,没有加上兼职,走穴之类的收入。当然,像郎教授那样的人还是极其少数。
我还是愿意相信,大多数老一代的知识分子还算受得住清贫。或者,他们已经满足了当前的生活。大学老师里面那些就算是自掏腰包出书的人,也不会亏本。
大学选修课往往就是这些老师自卖自销个人书籍的绝佳平台。选报了他课的学生,即便不来,也可以,只要买下一本他的作品就算考试过关了。
在书籍定价上面,还可以适当的抬高价位。毕竟,这类学术垃圾书籍既在市场上面完全没有销路,而且也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到。
充其量就是在某些书店一日游。除此之外,利用校,院系学生会的干部,或者班级干部替自己卖书,也是内部消化的好渠道。
像这种可以讨好老师的事儿,可是现在不少学生都乐意干的事情。届时,老师就算一分钱的劳务费和提成费都不付,也能够让这些学生们高兴。
成绩分数可以打高,实习推荐,贫困补助,奖学金等等都是可以朝向这些替自己出力过的人倾斜和照顾。
闫真的《活着之上》里面有关高校学术腐败的内容可比我说得要真实和精彩地多得多了。”袁梦笑着道。
“归根到底,都是钱惹得祸。钱,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贾有为稍加感慨道。
“说得好似你就不喜欢钱一样?”袁梦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