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邓艾的坚守(2 / 3)
中?”
“诸葛亮此人,智计过人,并不在我之下,故直至今日,统也并未想出甚完美的计策,因此事而冒了大的风险,又不知是否值得……”
面对着诸葛亮和司马懿这样的敌人,庞统也不敢在刘封的面前大包大揽,其实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些计策,只不过的确如他所言,并不能百分之百的确保诸葛亮在得到消息之后能够出兵,并且从之前刘封的表现,庞统发现他对于这件事也应当是思虑了良久,故而庞统并没有第一时间将自己的计策说出,而是想要看看刘封是否已经在心中有了些计策。
“此事我等倒是不必太过做作,若故意为之,诸葛亮定会看出端倪,且莫要急切,此时的宛城是什么结果,方才是诸葛亮真正关注之事。”
“宛城?原来陛下心中早有计较,我军尽力之后却不得之事,方才是诸葛亮会相信之事,陛下为救援上庸而只在宛城放置数千守军之事,端的是很难瞒过诸葛亮的,宛城一破,襄阳则危矣,襄阳一破,江夏也定会不保,若当真如此,江东绝难自保,诸葛亮乃是事事都要洞察先机之人,若他当真看出了这些,逼迫他出兵也就有了希望。”
“我倒是希望邓艾和子龙,孟起能够保住宛城,若宛城当真有失,局面就复杂了,纵使诸葛亮出兵将魏军消耗一些,对于我军的士气也并非是好事。”
在刘封的心中,硬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若是到了依靠宛城的危机来吸引诸葛亮的程度,的确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存自身的实力,但是这样的话,又将宛城的守军和宛城城中的百姓置于何地?城池陷落,承受苦难的并非只是守城的将领和军士,而是城中的百姓,刘封如今既已经称帝,心中所装的东西自然也比之之前多了不少,有时,他深感责任之重大,从后世来此的他深知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而此时,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的确并非他心中所愿。
但刘封没有想到的是,他认为宛城的争夺不过是赵云和马超与曹军何人能够率先抵达的问题,事实却并非如此。
第一次单独镇守如此重要城池的邓艾,在刘封等人率军离去之后并没有守着他的那五千人马在宛城之中坐以待毙。
他知道,仅仅凭借这五千人马是绝对难以守住宛城的,而邓艾也是敏锐的察觉到,一旦敌人发现刘封前往上庸救援乃是倾巢而出,此时宛城和襄阳皆是守卫空虚,万一分兵前往宛城,后果不堪设想,宛城丢失事小,长驱直入之下襄阳也会有闪失,那样必然会动摇刘封的根本,毕竟襄阳乃是刘封称帝的都城,并非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