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论功行赏(2 / 3)
阳太守府中。
刘备自灭董卓之时起,便四处寄人篱下,各种心酸,深有体会,是故当其走入这襄阳城中,眼见城中百姓尽皆对其夹道相迎,一时间热泪纵横,半世飘摇,如今算是有了栖身之所,当年结义之时心中豪情壮志,终于可以以此为根基,步步争取……
数人入了太守府之中,刘备端坐在主位之上,等了不多时,诸葛亮等一干文臣便引着三万余人马进了城中,刘备并未迟疑,当下便在主位之上将城中布防之事嘱托完毕,而后特地命刘封将尚在江陵城中的徐庶接到此处,待晚宴之后,一并封赏。
刘封见刘备只提了徐庶,对于跟在其身侧的魏延与甘宁只字未提,心知刘备多半不会给这几人何种封赏,于是答应一声,便亲自回江陵去请徐庶。
刘封匹马单枪到了江陵,急急将襄阳城中发生之事告知庞统与徐庶,庞统闻言,淡然一笑,言道:“子威不必多虑,我等众人乃是跟在子威麾下,刘皇叔不予赏赐,对子威何尝不好,元直乃是刘皇叔绝对信任之人,此番前去,之前子威所言之事,几乎便可实现,子威需谨记不可贪多,让诸葛亮看出端倪,此番只需能够驻守在江陵栖身即可,而元直能否前去长沙,才是关键,关羽此番被留在夏口,想来一时半刻并不会挪动,故而这两件事,皆是容易之事,子威只管前去!”
有了庞统这颗定心丸,刘封才稍稍安心了些,毕竟刘封如此大功,只换一个留在南郡栖身,不论何人想来都不能提出甚异议。
傍晚时分,刘封与徐庶便是到了襄阳,此时刘备正与诸葛亮在府中商议荆州之事,见徐庶到来,皆是面带兴奋之色,站起身来,刘备更是与徐庶双手紧紧相握,几乎流出泪来,毕竟若非徐庶,刘备几乎早在新野之时便被曹仁击溃,又何来今日?
而诸葛亮亦是与徐庶好生一番亲热,但却多半是无关之言,绝口不提自己乃是因徐庶举荐这才能够得刘备如此信任,刘封看在眼中,对诸葛亮如此做派十分不屑。
此番出征,刘备只给关羽留下万余人马及其麾下周仓,关平等人,其余人等,几乎皆随刘备出征襄阳,待得徐庶到了,刘备便即刻将众人召集到府中,这襄阳城中厅堂宽敞,刘备坐于主位之上,与之前在诸县时十分不同,大有一股睥睨天下之势,众人匆匆用了晚宴,便在原地等候刘备前来议事。
刘封与徐庶二人站在堂前,俱知刘备之所以如此心急便召来众臣,多半是因此时荆州自刘表去世后几易其手,已是百废待兴,如今襄阳已得,刘备必然会亲自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