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唐朝最佳闲王 > 第七零一章:李承光的坚定

第七零一章:李承光的坚定(2 / 4)

的学生,根本不够分的。

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安南本地人是没办法顶上来的。

而目前大唐对于公职人员最低的要求是,认字,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哪怕只是一个经过县府承认的书院,走出来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县衙。

所以,当这个问题摆在李承光的案头的时候,这就比较尴尬了。

不仅只是李承光束手无策,魏徵与马周也同样束手无策,经验丰富的李道宗,也同样只能无奈的干挠头。

“现在只能从其他地方招人了……”魏徵显的有些无奈。

马周摇了摇头,否定道:“不可,安南官场没有安南人,早晚是会出现大问题的。”

官场其实早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级别的官员可以是别的地方调来的,但是下面的基层,一定是本地的。

选择本地人这个看似无奈的举动,其实也是蕴含着一定道理的。

比如说他们熟悉当地的环境,熟悉当地的民风,只要保证廉洁问题,他们会是一股很好的助力。

而在其他地方,默认的规则是,一个县,至少要保证主薄和县尉是本地人,主薄是做日常琐事的,这个外人还真做不来,县尉则是征收课赋的,这个外人同样做不来。

甚至可以说,一个县外来的官员,只有县令和县丞,就算有其他的,一个县的外来官员最多不会超过三个人。

这是基层的特性,再往上的话,州府的官员大多数是来自于本州,有大约三成来自于其他地方。

而新的区划制度之后,省级单位就没有这个限制了,能者居上,但基本上会给本地官员预留不低于三成的位置,这不是妥协,而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地方,有些工作,是需要本地人去做的。

安南官场虽然坏了,但是安南毕竟还是大唐的领土,这里还有三百余万百姓,全部让外人来统治,怕是会引起当地百姓的不满。

对于这些潜规则,李承光同样也很清楚,而两位大臣的争论,李承光也听到了。

此时此刻,李承光的脑子里,正在飞速的想着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操作,才能解决眼前的困难?

各个官府不可能只有官而没有吏,也不可能没有那些办事员,一个县只有五个官,手下没有其他的人,就是累死他们,也干不完一个县的工作。

所以,这件事不能拖的太久。

就算从其他地区调人过来,这个也有些不太现实,三千多个官员还没来齐呢,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