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四章:腹黑李元吉(3 / 4)
的?难不成还要像平常时候说上一通再来说正事吗?”李元吉倒是不以为意,虽然他这个举动有些让人措手不及。
李承光来这里的目的都还没说呢,仅仅只是问了句关于王玄策的事情,李元吉便直接说了要给太子面子。
给什么面子?这还用问吗?
如果太子不来,王玄策的册封肯定是没了的。
因为在半个时辰之前,李元吉已经让宋忠去通知下去了,取消对王玄策的册封准备,而古代册封是有仪式的,册封不同的爵位,仪式的规模也是不一样的。
让宋忠去说的不是降低规格,而是取消,意思还不明显吗?
就是你让老子不高兴了,老子不册封你了,不服玩蛋去。
但是现在太子来求情了,这个面子老子的给,不然怎么能让你对太子感恩戴德呢?
好吧,从一开始,这件事情就在李元吉的算计之内。
“从吐谷浑到吐蕃,从海州到济州,又到朝鲜,六七年的时间,王玄策所立下的功劳,册封国公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他太年轻了,才三十岁出头,这个年纪便册封为国公,加之大都督之位,再往后,便到了无官可封的地步。”李元吉不慌不忙的说着。
而李承光则是一副受教的姿态,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显然,李元吉是在亲身教导李承光为什么这么处理这件事情的原因。
对于李承光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他日后犯这类错误的。
有功就该赏,就该册封,但册封也要悠着点来,一但过了头,对谁都不是好事。
“程知节那憨货的套路,倒是被不少大臣都给学了去,只可惜王玄策学艺不精,只学到了皮毛,而没有学到精髓……”
李承光满脸的震惊,他感觉到了深深的恶意,同时,也为王玄策感觉到了一丢丢的悲哀。
因为在此之前的几年内,王玄策在能力范围之内,几乎把所有事情都做的很好。
是的,做的很好。
除了在治理地方上,但那个最多也就是没有太大的进展,去挑毛病的话,其实也挑不出来多少。
而从一开始,王玄策就在李元吉的算计之内,而这货竟然一无所知,一无所知也就罢了,竟然还不按照剧本去走。
因为知道他可能没学会程知节的精髓,所以李元吉已经提前替他找好了理由。
那些鱼为什么会死?
鲶鱼为什么会最先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