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六章:主任,我有个想法(3 / 4)
想到来到了一个人生的转折点。
报名,通过了考核,经过培训期间的不断测试,岗位的调整,自己最终被分配到了卡车总装车间。
虽然工序被简化了,生产模式也被格式化了,但在裘球看来,自己肩膀上的担子依旧不轻。
不说其他,就说卡车组装这一块,从零部件到自己的车间,然后再到组装完成,整个过程需要一百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就这还是极大的简化了步骤的,而且也是在学习的期间,部门又进行了相关的协调,为了更方便生产,所以将一部分步骤分配给了其他车间的。
一百多道工序,十个人来完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一天的工作下来,裘球更是感觉到了绝望,即便将一百多道工序分成了十个部分,可是速度,依旧很慢,十个人的学习速度,甚至赶不上自己当初的学习速度。
晚上,下班以后,所有的工长都被聚在了一起。
工人们下班回家了,他们还要继续留下来开会,说一说今天的问题,而最让人尴尬的是,今天一整天的时间,整个车间内八十多个组,竟然没有一个组完成一台卡车的生产任务。
而按照原先的计划,今天属于适应期,至少需要完成卡车总装任务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也就是三天,最多四天,他们就要把一台卡车给组装起来。
但是按照现在这个进度,七天能组装成就不错了。
刘善的脸色同样不好看,作为机械厂的督军之一,生产任务相差太多,这让他的脸上也没有任何的光芒。
不仅只是总装车间,所有的分厂,没一个能完成任务的,总装厂还算好点,虽然进度缓慢,等适应了以后就会好一些,但是零部件那边就妈卖批了,次品率竟然达到了六成。
这不是在生产,而是在烧钱,至于原因,当然是生手操作不熟练,虽说大量投入了机械化,但还是需要人工去做的,这些零部件全部是拿着卡尺一点点去测量的,错一点都不行,这点错了,到了总装那里就可能装不上,或者引发安全隐患。
不过问题得一个个的来,目前配件存量还有一些,这些都是他们这些学生娃在等待工人到来之前的时候,利用机器生产出来的。
“都说说今天的问题吧!”刘善头疼的问道。
“我先说吧,就我们组而言,目前存在的问题很明显,工人学习速度太慢,或者说,我们高估了他们的接受能力,一个人需要负责十道以上的工序,而且很多工序是需要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