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二章:我是大海呀(2 / 4)
地的负责人。
现在的工地,跟以前的工地比起来根本没办法比,主要还是人员的数量缩减了太多。
但是在见识了新型的修路方法以后,包大海却一点也不担心,就这段路,估计要不了两个月就修成了。
“你是……我怎么有点眼熟呢?”包大海顺着喊声看了过去,有些面熟,但又想不起来对方是谁。
“包工,我是庞大海呀,庞家村的里正,之前在灞上那边的工地上,咱们见过的。”庞大海连忙自我介绍道。
“哦,是你呀!”包大海瞬间想起来了这个人,除了姓不一样,名字跟自己一样的家伙。
庞大海年纪不大,但却是庞家村的里正,其村子规模不大也不小,约莫也就一百多户人家,但是排资论辈的话,庞大海是绝对没有资格的。
而且据说庞大海在村子里的风评也不怎么样,原因是不老实,或者说,大家都认为他不是什么实诚人,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当然是看出来的。
按理说庞大海这么个风评,想当里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他还就偏偏当上了。
原因就更让人唏嘘不已了,还是在灞上那边的工地上,庞家村的百姓受了欺负,然后看似不老实的庞大海出头解决了这个事,老实巴交的人口碑是好,但是在有些事情上,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庞大海这种人却恰到好处的可以解决。
再然后,庞家村的工人就被庞大海聚在了一起,活干的越来越多,工钱也拿的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十几人听他的,信他,到后来整个村都听他的,信他的。
而且大家好像也发现了,庞大海似乎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坏,在对本村人的时候,他还是很好的。
“是我!是我!这里都是我们村的人。”庞大海指着身后的一百来号人。
“之前听说这个工地被一个村子的整包了,没想到还是老熟人,这下好了,你们干活,我放心。”包大海笑着称赞道。
他们县就那么一百多个名额,是因为工地上就需要这么多人,名额太少,人数太多,给谁不给谁,这都是问题。
但庞大海却出乎意料的写了份标书投给了县令,这波操作就比较灵性了,一百四十七个人的队伍,却只要一百三十人的工钱,同样的钱,等于是有十七个人从头到尾都是在白干活的。
更重要的是,庞家村的队伍,在外的风评也很好,不管庞大海在外面怎么样,至少他们干活的质量和态度是没的说的。
正巧朝廷钱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