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七章:这就是个练兵计(2 / 4)
的一个,中原地区也仅有第七军可以调动,而其他地区,基本上将整个大唐分为五个部分,东西南北中,满打满算,全部地区能够机动的军,也仅仅只有七个。
甚至还无法满足这个计划中所需要的兵力,那么余下的兵力哪来?当然是从各地的驻军中去抽调了。
但问题在于,当下的军事制度,跟以前的府兵制不同。
以前可以抽调很多个府在一起组成一个军,但是现在不可以,编制都是固定的,战斗力的确提升了不少,但是也不如以前那么灵活了。
这也就是设置这些没有防守任务的机动部队的原因,一但发生情况,驻军进行控制,距离最近的机动部队迅速支援,若是依旧无法控制,则寻求周边其他机动部队的支援。
那么,从这些驻军中去抽调,一纸调令过去,一个地区就空了,就没有军队去驻守了,这是决不能冒险的。
虽然李元吉已经提出了扩军计划,但现在的情况是,步子太大根本承受不了,加上以前军队的换装问题,所以每年,朝廷最多也就能够承受扩军一个军的规模,再多的话,就受不了了。
一是财政跟不上,二是资源跟不上,虽然李元吉也很重视军事,但是同样的,在这个关口,能在军事上投入的钱,并不比之前多多少,这是个问题。
而此刻的李元吉,则是满额头的黑线,看着一脸无辜的程知节,恨不能一巴掌拍死他。
这货绝对是故意的!
这个计划可行不可行?答案是可行的,胜率也是最高的,也达到了他说的九成九。
因为四五十万人砸过去,不说是现代化的军队,就是以前的唐军,也能平铺着碾压过去,胜利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但是这个计划太过保守了,它需要大唐在一段时间内,放下所有的事情,将所有的重心都倾斜到这方面。
之前程知节说出这个计划的时候,李元吉内心也是认可的,甚至包括在陆地上用两个军去进行佯攻,他也是认可的,但是更细的一些计划他并没有问,而是要在内阁会议上一起商议。
兵力的部署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商议一下就可以了,只要作战的方向不出问题就可以了。
而在李元吉的计划里,这一战最多也就投入十五至二十万人就差不多了,因为这点兵力已经足够灭掉高句丽了。
不是李元吉膨胀了,而是现在的唐军,的确有这个实力。
什么地形复杂,山林密布之类的,野战军是干啥的?这些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