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未来战争?(3 / 4)
证据很足,在此之前,谁能想象到手雷的出现?谁又能想象到投弹车?火箭炮的出现?
忙完了手中的事情,薛仁贵这些军校生回到了军校开始复课。
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假期可言,哪怕是正旦,他们也要待在学校里上课。
只有到了第二年,他们才会在正旦前后有一个月的假期,这个决定有些让人觉得不尽人道,可却没有办法。
正旦当日,李元吉上午刚刚上完大朝会,这是一年一度,规模最大,声势最大的朝会,参与朝会的官员,大约有一千七八百人之多,这还是精简人员之后的结果。
李渊和李世民时期,正旦当日上朝的官员人数,差不多在三千人靠上的规模。
而到了下午,李元吉便来到了军校,进行他第一次的授课。
在此之前,这些学员们多以基础训练为主,可以看做是新兵训练。
大教室内,一百零七位学员,加上两个班级的教官也尽数在座,就连李靖,也都放弃了休息的时间,前来听课。
李靖同样很好奇,李元吉到底要给这些可以说是毫无基础的新人们上什么课?
而对于李元吉的军事能力,李元吉是并不否认的,以往的战绩,军制的改革,这都证明了那些,但是具体强到什么地步,李靖却是满心的疑惑。
“你们不要把我当做皇上,也不要有所紧张,在这里,我就是你们的教员,一个普通的教员,平日里大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课堂内的事情,我是不会在意的,你们也不必担心我会给你们穿小鞋。”课堂伊始,李元吉先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毕竟皇帝的身份,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会有巨大压力的,而压力太大,对于学习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
李元吉想将这些人培养成新时代的军人,也曾看过这两个班级的名单,看到了薛礼的名字,心中不禁有些高兴,而其他的名字则有些陌生,可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人就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一笔,只是他们的功绩可能不如薛礼,地位不如他,所以到了几千年后,自己听不到他们的名字。
但那些都无所谓,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必然会涌出一大批的名将名人,或许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的名字并不响亮,但现在却未必,甚至也不排除,有些人将来的成就会超越薛礼。
毕竟薛礼的成就,是在历史上那个环境下达到的,新的环境到底能不能行,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数。
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但也仅仅只是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