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章:未雨绸缪(2 / 4)
向,受制于技术以及科技因素的影响,以科学院的能力,目前也就仅仅只能做到这一步。
无论是火绳枪,还是早期的那些枪械,对于环境的要求都是特别的严格。
直到真正的子弹出现了以后,加上工业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各种部件的精确度越来越高以后,才逐渐的解决了下雨天打不了枪这个问题。
可即便是这样,也要经常对枪械进行保养,否则的话,打不出去子弹倒是小问题,炸膛可就不好玩了。
虽说以现在火药的威力,加上冶铁技术的改进,炸膛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有些事情,却不能就这么简单的去作下结论。
“现如今大唐周边已无威胁,高句丽就暂时让他先蹦着,但朕不能拿将士们的生命去试验。”李元吉继续摇头说道。
“可这并不影响啊,军队多一种杀敌手段,到了战场上取胜的把握便更大一些,既然已经知道了火枪的劣势,在使用的时候多注意一些便是了,再者,便是装备了火枪,将士们也不至于忘了真正的杀敌本领,肯定是要两者兼顾的。”李靖依旧有些不甘,如果说之前打吐蕃的时候叫平推的话,那么如果装备了大量的火枪再去打吐蕃,就叫碾压了,连推都不用推一下。
总的来说,李靖还是觉得火枪是个好东西,一但装备部队,那么唐军的战斗力将提升一个等级。
至于相对较短的射程,在大量弓箭和投弹车的掩护下,这点劣势已经算不上是什么劣势了。
“新装备交付,到部队彻底形成战斗力,没有个一两年的时间是不可能起到效果的,而一两年之后,谁又知道新式的火枪会不会有所进展?如果到时候新式火枪获得了突破,那么部队就要重新进行换装,如此一来,折腾个两次,至少在五年内,军队是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的,而且,将士们若是习惯了这种火枪,在换一种全新的,身体总会对这种火枪产生一种依赖感,若是战场上遇到什么问题,也总会下意识的按照这种火枪来处置。”李元吉说道。
换装这事他不是没有考虑过,但因为自己实在不看好这种击发枪,所以也就没有下令全力制造。
“这种火枪只是用来辅助训练的,让前来这里受训的将士知道大唐还有这种武器,不至于在将来某一天换装的时候,连他们都不知道这种装备该怎么使用。”
一次换装,两年之内没有战斗力,这是最保守的估计。
且前提是提前让这些军官们都了解火枪,知道火枪该怎么用,知道该怎么去训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