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朝廷来人(3 / 4)
一份奏疏?
递交奏疏是一个选择,但钱能不能拨下来,什么时候会拨下来,这都不是他能考虑的。
但可以想象的是,一两个月内是绝对不可能拨下来,而泾阳县的预留款虽然勉强可以支撑到年末,但是来年可就不够了。
现在上奏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让来年上缴朝廷的钱可以少一些,或者直接免掉,如果有可能的话,讨要点钱才是最好的。
此刻的闵贤,头疼的恨不能直接去撞墙。
让朝廷免了泾阳上缴的税款,他不想去做,讨钱他更拉不下这个脸面。
但现实的问题又摆在眼前,不拉下脸面去讨要,明年泾阳县甚至连县衙的正常运转都难以支撑下去。
“诸位还有什么想法?暂且不论可行与否,先讲出来大家议一议,距离年关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咱们还可以在试一把,实在不行,在上奏朝廷。”闵贤始终不甘心就这么上奏,虽然在这个大环境下,上奏并不能代表自己没有能力,但别人既然能够干好,为什么自己就干不好?
闵贤不甘心就这么被人比下去,哪怕泾阳的地理位置不占优势。
“特色!”刘善虽然只是小吏的身份,但却深得闵贤的信任,很多事情也都将其喊来参与,这些日子闵贤也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泾阳的出路在哪里?目前那些经济强大的州县,无不是在官道的节点上,有了人流量,就算是收入不如以前,但也可以积少成多,大量的商队往来,可以弥补那些缺陷,所以最终的收入也不会差到哪去。
地理位置上,泾阳已经失去了优势,可以说是毫无优势。
泾阳虽然在夜宿方面的价格减少了不少,可相比而言,商队却要远行二十里路,然后再走后面的四十里,留宿三原,他们可以更从容一些。
降价是一个措施,但并不是改变问题的关键。
所以刘善便将问题往别的方向想了想,虽然不知道靠谱不靠谱,但现在已经没了别的方法。
“在地理位置上泾阳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优势,想从商队这方面下手,我们肯定竞争不过三原,但也并不是说我们没有任何的优势,比如说我们距离长安更近。既然无法在商队方面下手,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一下泾阳仅有的,而其他地方没有的特色?若是能将长安的人流吸引过来一些,我们的成绩未必就比三原差。”
“恩,有道理!”闵贤忽然觉得眼前一亮,似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但紧接着却又疑惑道:“可泾阳的特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