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天可汗(2 / 4)
与朕,朕必不负卿等!”心气高昂的李元吉,气势隆重的说着。
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依旧保持着淡定,西域的势力并不强大,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
这些都无法对大唐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古代,其实就是个以人口为基础的时代,人口多,你就强大,人口少,你自然就弱小。
往如军事实力极其强大的匈奴人,突厥人等游牧民族,事实上就真的强大吗?
匈奴人被接连几十年内斩杀十万余人,自此一蹶不振。
当如自己率兵在北边,一战斩杀突厥数万人,东、突厥也就此一蹶不振,最终只能归附大唐。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还有一战之力,但那却是决死之战,胜了,部落实力下降到随意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部落就可以吞并,败了,整个民族也就没了。
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没人敢打这样的绝户仗。
西域人也是同样的,在西突厥人的威胁之下,他们不敢不从。
但是在更强大的唐朝面前,他们又不得不转换门庭。
这是一场正常的外交活动,是大唐王朝复兴的必然结果。
但这又是一场不正常的外交活动,因为其拉拢了西域所有的中小国家,唯独抛开了势力最大的西突厥人。
其目的,不言而喻。
“突厥人的存在,朕心难安,日不能餐,夜不能寐,诸卿无人是其对手,便是联合起来,也未必能抵御下突厥人的攻势,以往的事情,朕不想再去追究,现如今卿等既然成了大唐的属国,朕自当为诸卿筑起一道安逸的屏障,思虑左右,朕决意遣兵六万,永驻边疆,为大唐,为大唐的属国,打出一片安稳的天空,卿等以为如何?”心中偷笑着,脸上却是极为严谨的说着,时而痛斥,时而愤怒。
“臣……”
“臣等附议!待臣回到鄯善之后,必定会奉劝吾王,只保留王庭卫队,以及诸城守军。既有天朝大军亲自戍边,实乃鄯善百姓之幸,臣以为,自此以后,鄯善百姓大可与天同乐,永不担心兵祸之事。”李元吉的条件很诱人,但也让人很难以接受,有人想要拒绝,眼疾嘴快的阿布阿杜立即站出来附议,并且更加进一步的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事实上,阿布阿杜并没有和李元吉串通今日的内容,没有必要,完全没有。
这些都是阿布阿杜自己临时想出来的,既然决定了,既然没有了后路,那么为了自己的将来,自己就必须要站在大唐这一边。
在这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