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章:温水煮大臣(2 / 4)
了造铁路和公路,火炮和火枪,仅仅只在科学院进行内部研究,改进,等达到某种上限之后,在开始列装,至于这个上限在哪里?李元吉自己也搞不清楚。
“百姓的日子好过与否,从以前的经验来看,多数取决于税赋劳役的多少。”李元吉缓缓的开口道,这不是会议,但有些事情,高层必须要达成一致,虽然自己是皇帝,但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一个人来干,所以该有的解释,还是要有的。
李元吉的话引起了众大臣的认可,轻赋的确是百姓过好日子的前提,虽然不是绝对,但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与其相连的,还有各地方的杂税等等,如果这些东西都没了,那么百姓一定会过的很安逸,日子过的安逸了,也没人愿意去干那掉脑袋的事情。
“推行商业,是因为商业有商业存在的道理,而现如今的制度,却最大限度的制衡了商业的发展,就像科学院一样,以前没人愿意干,都觉得地位很低,所以我们的各种水平一直处于比较低下的状态,但是现在不同了,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的各项技术水平已经处于前列了,新式犁,水车,火药,这些都为大唐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所以商业也是同样的道理,等到商业足够发达的时候,朝廷的税收可以比现在更多,而那个时候,便可以完全取消百姓的税赋,而没了税赋,百姓手里有了些闲钱,自然会想尽办法改变生活,若想改变,就要去购买一些东西,无论是吃食也好,煤油蜡烛也好,总有一些是家庭需要的。
而这,便能促进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了,自然需要更多的人去投入进去,募人自然要开工钱,有了工钱总不能不花,如此循环,市场上流动的钱财只会越来越多,朝廷的收入也自然会越来越多。
而铁路,这个很方便运输的大家伙,可以有效的减少运输成本,成本降低了,价格自然也就降低了,可以使更多的人来购买商品。除了商业以外,还可以像知节先前说的那样,快速的运兵到边境,更重要的是,有了铁路,可以在短时间内,只用少量的人运输大量的物资补给,所以劳役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没有税赋,没有劳逸,能改变生活,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虽然朕也不知道这样到底是否可行,但有些事情,总是要试一试的。”李元吉耐心的解释着自己的想法。
宗其根本,就是两点,第一,将来是要取消税赋的,什么时候取消,要看商业什么时候能发展起来。第二,将来是要取消劳役制度的,而取消的时间,就是当铁路铺遍全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