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又有人作死(3 / 4)
后代,这是当初军事改革的时候就定下的,硬性指标,没人可以更改。
其次是镇州的百姓子弟,凡是通过考试的,都可以进入书院。
之前的时候,压根就没考虑过会有其他地方的士子前来求学。
一方面是大量涌入的士子,一方面是容量不足的书院。
士子们的确为镇北注入的新的生机,也使得镇北的经济得以飞速的提升,最大的好处,就是镇州府的税收比上个月多了两成。
可这些表面上的光鲜,却无法掩盖真正存在的问题。
“书院的学习内容,在考举方面占据着很大的优势,怕是无法劝说他们主动离开,但一时半会儿的,又不可能收他们进来。而出得起钱的,此刻差不多多数也正在抱着书籍自学,等待着入学的考试,出不起钱的,只能在这里一日日的耗着。说到底,还是书院的制度有问题。”马周无奈的叹气道。
以前不这么觉得,虽然负担这些学生的确有很大的压力。
但好在所有的东西都是自产自足,并不需要在外面购买太多的东西,所以压力也并不是特别大。
但是书院免学费,免书本费,免住宿和餐食费,对于其他地方的贫苦学生来说,却是天堂一般的地方。
这无异于有人出钱供自己读书,完后还不求回报。
要说回报,入士以后好好忠心皇上就是了,就算是没有这一茬,也没人敢对皇上不忠,顶多就是在忠于皇上的同时,照顾一下某些人的势力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镇北书院都是天下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地方。
期间已经有不少人找到自己,希望能将远房亲戚安排进去。
但却均被自己以山长有交代为由给拒绝了。
山长,就是院长,由李元吉亲自担任,这也就是天子门生的由来,马周只是担任了副山长,并且负责书院的工作而已。
“要么就严打?”秦援继续提到。
不管受限制的理由有多少,镇州府是必须要做出回应了。
不然的话,出事的学生会越来越多。
死的十七个人,基本上已经查清了死亡的原因,清一色的借了高利贷,然后想要跑路而被打死的。
要说这些学子也是没脑子,这高利贷才借了这么短时间,跑个毛的路啊?
“也只能这样了……”马周点了点头,颇有些无奈。
贫穷的学子毕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些人多数是掏出了积蓄才凑出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