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这才是皇帝过的日子(2 / 4)
的一片地,被分为了数百块大小相等的分片,数百人正在低头忙碌着。
耕种的手法略显稚嫩,甚至需要旁人的指导才知道该怎么做,而一个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竟然连基本的种田步骤都不知道。
“朝廷要议出个章程来,对小麦的收购价格要进行保护,另外,各仓从明年开始,也要将小麦纳入收仓的目标,且数量不能低于当年仓位的一半。”李元吉朝着身边几个忙碌的人说着。
“陛下,小麦毕竟不是日常农作物,定价的区位在何处?而且产量要比粟米高,大量的小麦入仓,会带来无数的成本支出,钱从何处来?而且百姓能否接受也不知道,不妨先小规模试种,用个三五年的时间,让百姓慢慢的接受小麦这种农作物。”魏徵擦了把额头上的汗珠,一抹泥土粘在脸上,趁着说话的功夫偷会懒。
为了能让大臣们切身体会基层百姓的辛苦,李元吉特意让户部在城外划出了这么一片地,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人都有一块,这块地要自己亲自耕种。
另外每个部门也有一块,由部门老大负责组织,部门内五品以下的官员共同耕种。
这种模式虽然让官员们纷纷叫苦不堪,但总体来说却是好事,尽管不满,但还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臣也觉得这样有些不妥,应该让百姓自由选择,毕竟种了冬小麦,粟米等作物就没办法种了。”年迈的裴寂也趁机锤着自己的老腰,说着自己的想法。
“非也,裴公此言差矣,我命人查阅数千份资料,又走访不下千户农户,得知种植大豆可有助于土地恢复肥力,再配以粪便等肥料,冬季可以冬小麦为主,夏季则可以大豆为主,如此,一年下来,土地便可得到充分的利用。”房玄龄笑着解释道。
为了这么个事,他可是接连忙了大半个月的功夫,本就要负责吏部,还有中书省,再加上一个人员的裁撤问题,现在又多了个调研,房玄龄可谓是忙的脚不着地。
但也很踏实,当做完这件事情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种地还可以这个样子。
“大豆?那是牲口吃的,人怎么能吃呢?”在下人搀扶下也依旧要亲身耕作的户部尚书裴矩,忍不住的咆哮着。
不提大豆还没事,那么狗屁的杂饼,为了掩人耳目,对外只说是几种粮食混合在一起做成的。
当旱灾过去之后这才知道,所谓的杂饼,不仅有大豆这种牲口专用的口粮,竟然还有蝗虫粉之类的,恶心的裴矩两天都没能吃下饭。
“裴公此言差矣,大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