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习惯(2 / 3)
佳话。
这三个人虽然都考上了大学,却因为就读于不同的学校,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命运也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着。
刘长兴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直接去到了部队,成为了一名高级军官。
黄清华如他的名字一般,考到帝都这所大学的商学院,成为了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践行者。
而景修文则是进了一所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光荫荏苒,几十年,转眼过去,大家都从工作的岗位退下来,如今都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安享晚年。
黄老在老街开了这间叫“一品阁”的茶室,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只为以茶会友,几年的经营,交了些有品位的朋友,也帮助了不少人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
闲暇时,大伙儿都喜欢相约在“一品阁”聚聚,喝喝茶,下下棋,聊聊天。遇到有什么事,也会请教黄老,或者是大家伙儿共同出谋划策的。
“一品阁”也因此成为了h市,商界精英经常出没的地方,并号称“h市企业家的孵化中心”。
景修文退下来后,也没有闲着,又向邮政局申请了个报刊亭,用他的话说,几十年来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与书刊、报纸、杂志打了几十年的交道,退下来了,心里空落落的,弄个报刊亭,每天继续整理书呀报的,心里踏实。
刘长兴在部队里生活惯了,不善于交际,就喜欢捣腾花花草草的。退下来后,刘长兴每天就是窝在家里,修修枝,除除草的,为满院子的花草浇水、施肥。忙完了,要么去“一品阁”黄清华这里了喝喝茶,聊聊天。
刘长兴看了眼黄清华递到他手上的字条,轻轻地放在桌上敲了两下,随后把字条捡来来,递还给了李冰儿。
黄清华抬眼看着李冰儿,好奇地问道:“云华就是很好的茶楼啊,冰儿,你为什么还要去问景老头其他地方的茶楼呢?”
黄清华说到这里,随口又解释了一句,“那个报刊亭的老头姓景,我们三人是旧识。”
李冰儿早已经猜出了这三个老人都是老相识,而且关系一定不一般。
听到黄老的这句云华是很好的茶楼,她有点诧异了,黄老为什么会对云华做出这样的评价呢?看得出来,黄老和景老对云华的态度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刚才黄老和刘老两眼相对,却相对无言,似乎也有些意味深长的含意吧,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冰儿对此充满了疑惑。
冰儿微微皱着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