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指点未来市长(2 / 3)
就在刚刚过去的1991年12月25日,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羊刚刚宣布解体,其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发展问题,这确实给中国敲响了一记警钟,吴小正的这个理由言之有理,听得杨贵平连连点头。
“第二个理由,没有谁规定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而是姓现,它是现代社会所有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也不会例外。”
杨贵平又点了点头。
接下来,吴小正死活都不肯跟杨贵平继续谈政治了。
政治问题向来就是敏感的,吴小正对政治向来就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不想让自己在这里面陷得太深,所以还是少谈为妙。
但这已经足以让他把杨贵平给折服了。
但杨贵平还不满足。
好不容易碰上一个妖孽,怎么不跟他多聊点什么呢?当然,杨贵平也有继续考究吴小正的意思。
“小正,我再请教你一下。你说,按照我的职责分工,我在城关镇应该怎么做才好?”
吴小正此时又喝得有点嗨了,他不假思索地说道:“经济,发展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时代来临,那就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句话刚一出口,吴小正就有点后悔了。
吴小正记得,在接下来的3月里,中央政治局会举行全体会议,再次强调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和解放社会生产力,然后就是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吴小正在学校的时事政治课上把耳朵都给听烂了。
现在这话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真的不合适,因为这样显得太有前瞻性了,吴小正不想来装这个逼。所以他又及时地逼上了嘴巴。
杨贵平对此自然是浑然不知的,但他觉得吴小正说的很有道理,总体思路应该是没错的。
于是他又追问道:“具体应该怎么做?”
吴小正心想,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我就是个半桶水的水平,你一个未来的市长来征求我的意见,未免也太为难我了吧!
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虽然不擅长政治与经济,但最起码有重生的经验。而杨贵平在他印象中又是一个难得的好官,他是想一心为老百姓办点实事的。既然如此,为啥不提点一下他呢?
稍作考虑后,吴小正说道:“乡镇企业,多在乡镇企业上做文章,帮助和扶持乡镇企业做大做强,既然咱们镇是地区指定的蔬菜生产基地,那不妨把重心放在与蔬菜相关的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