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历史的真相……(2 / 3)
他可以直接在这里斥喝宁道奇,即使宁道奇知道了也不好说什么。
“师兄不必动怒,梵门既然选择了李阀,我们大不了再选其他人就行了。”何恒上前拉住王知远道。
王知远却是叹了一口气,道:“再选他人?这又谈何容易,世间英豪虽多,但真正是真命天子的又有几个?梵门此次已经占据了先机,我们要想赢他却是千难万难。”
“师兄不必悲观,现在最着急的可不应该是我们,而是岐晖他才是,他楼观道可是北方道门领袖,李阀所在的陇西之地一向是他楼观道的大本营,这一次居然被梵门渗透,他现在恐怕才是要急死的。”何恒轻笑一声,从容不迫道。
岐晖就是那位历史上积极反隋的楼观道主,大业七年,也就是历史上的现在,隋炀帝亲征辽东,岐晖就已预知“天道将改”,告弟子云“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后面数年,隋朝果大乱,天下狼烟四起。
李渊起兵于晋阳,直指关中,其女平阳公主屯兵宜寿宫,岐晖以观中粮草相济;后李渊兵至蒲津关,岐晖喜曰:“此真君来也,必平定四方”,遂改名“平定”,并发观中道士八十多人向关前应接,得授紫金光禄大夫;唐军进攻隋都长安前,唐高祖李渊特遣使诣楼观设醮祈福,次日唐军果克长安。
也正是因为此,在唐初之际,楼观道一时大兴,风头无二,后来才被茅山历代追赶而上。
只是这个世界,他却是没有这个机会了,估计梵门的捷足先登,足够让他郁闷死了。
王知远沉吟片刻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我茅山与楼观同为道门,如今梵门大敌在前,我们也不可坐视不理啊,唇亡而齿寒呀!”
何恒轻轻一笑:“师兄你说的的确不错,我们当前最为要紧的就是要抵御梵门,可是,梵门他们准备的计划的前提就是,大隋之破灭,李渊夺取天下,李世民继承大位。可是现在,杨广可还没死呢,李渊离做皇帝还差了不知多少,而轮到李世民,这更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更何况即使李渊夺了天下,他也不止李世民一个儿子啊!”
“对啊,梵门他们支持李世民,可李渊的嫡长子可是李建成啊,这里面可大有文章可做。”王知远猛地喜道。
事实上,历史上的李建成绝不是什么不堪入目之辈。他可以长期压李世民一头,除了嫡长子的身份之外,其本身的才干也绝不下于李世民,否则李世民也不需发动玄武门之变,铤而走险地杀了他,直接在政治上赢过他就行了。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