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家人(2 / 6)
京城已经没有那么遥远了,离河东,更是咫尺之遥。
当年山盟海誓的皇帝,已经是生死之仇,而晋王,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
白成欢回过头,萧绍棠就站在她的身后,她有些迷茫地看着他:
“萧绍棠,你说,小十他会不会怪我呢?”
“他不会怪你的,他只会怪我而已。欢欢,别想太多。不管怎么样,都有我在。”
萧绍棠拍了拍她的背,以示安慰,却不知道自己这样无力的安慰能起到多少作用。
日夜行军,秦军终于赶在中秋前收服了陕州剩下的几个县,袁先生已经带着秦王府的人从京城接应而来,与萧绍棠会合,处理攻占之地的善后事宜。
萧绍棠继续带着一路整合的五万将士,踏入了虢州边界。
但是弘农县的城门紧闭,防守森严,晋王府的旗帜高高悬挂于城楼。
萧绍棠远远地望见那面大旗,叹息一声,停下了脚步。
秦军从西北一路过来,可谓是势不可挡,一路高歌。
凡是所到之处,州县官府皆是投降出迎,甚至有深受苛捐杂税之苦的百姓欢天喜地迎接秦军的到来。
在陕州榆县,是第一次遇阻,当时赵文松曾十分担忧,可是萧绍棠并没放在心上过。
因为他知道,这一路再多的艰难险阻,他都有信心带着他的将士们跨过去,可是唯有虢州,将会是皇帝的一道天险。
并非因为这里有多少兵马,有多少悍将,而在于,晋王就在河东。
皇帝并不傻,在他们踏上陕州地界的时候,京城已经传出了皇帝的诏书,敕令晋王领兵讨伐逆贼,晋王不顾晋王妃的苦苦哀求,毅然接了旨,集结了河东与虢州为数不多的一万兵马,陈兵在虢州的边界上,就在弘农县的函谷关驻扎了下来。
函谷关又名秦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汾河,是自秦时起就是烽烟际会之地,是兵家必争的雄关要塞,易守难攻,关道极其狭窄,仅能容一车通过,晋王的人马虽然不多,但是守住了这里,就相当于扼断了秦军北上的路。
白成欢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看了舆图半日,闭眼长叹了一句。
“其实我早想过我们早些来跨过这个天险,但还是晚了一步。”
萧绍棠也知道白成欢不愿意与晋王即刻兵戎相见,并没有强攻,而是后退了一步,将军队驻扎在了潼关。
进了八月,就近了中秋,天气已经一日比一日凉了下来,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