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无路可走(2 / 4)
“这么说,你爹爹的事情他都知道……何七这人,这次是真帮了咱们,虽然娘亲也不怕跟那宋温德打上一架,可到底传出去不好。不过何七这性子,就是个惹祸的苗子,你爹爹这次跟他牵扯上,以后怕是甩不脱了。不过这也不是咱们要担心的事儿,你以后只要给我记住了,离他远点,可不要被他带坏了。”
白太太仔细地告诫了女儿,想起自己那手无缚鸡之力的儿子,又是一阵气闷:“你哥哥就是好好的非要跟着这何七混,何七不好好读书,你哥哥也不好好习武,一个个的,都是让爹娘跟着烦心的。”
徐成欢却深深地看了一眼白太太:“娘亲,其实,哥哥是对的。”
“什么?”白太太万万没想到女儿会忽然这么说。
就算是不记恨儿子了,那,那也不能这么快就转了立场了吧?
徐成欢却是眼神无限,别有意味:“娘亲想想,为什么同是七品官,宋温德就可以这么嚣张打上我白家的门?为什么在娘娘庙,胡小秋一个七品通判的太太,却可以对娘亲你处处刁难?”
“这,这……”
白太太说不出话来,只觉得心头一阵委屈。
是啊,为这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如今天下太平,兵将都没用了吗?虎狼都打尽了,谁家还把獒犬当回事儿?
老爷在外拼死拼活,到了那些进士举人出身的官员面前,却永远要矮上半头。
所以儿子才要一心考科举,将来做文官吗?
想想儿子这十多年因为不肯习武挨的打,白太太浑身的力气都像是被人抽走了。
“可是咱们家,连一点路子都没有,你哥哥,他要走这条路,就只能他一个人走,太辛苦了……”
“娘亲!”徐成欢挽住白太太的手,劝解道:“要照娘亲这么说,那寒门士子就干脆都不读书了吗?考科举做官,出身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却是真才实学。没有真才实学,就算是丞相家的儿子,那连个举人也别想考中。更何况,咱们武将家的子弟,没有路子想升官,才是真的难呢。据说京城中的武职,都是世袭的,大齐朝开国的时候,武将功高,封了那么多国公侯爵,他们还要封妻荫子,恩惠后人,一代代荫封下来,不仅仅是京城,就算是地方上,武职也没有多少位子留给咱们这样毫无根基的人家了。”
徐成欢一边扶着白太太坐下,一边给她打比方:“远的不说,就说父亲,也是年近五旬的人了,为什么至今也只能做个把总?除了咱们没有路子,还不是因为这个。哥哥有心